能像人类专家团一样干活的AI Agent,出现了吗?
36氪·2025-08-18 18:13
文库GenFlow2.0,让AI生产力 从单枪匹马走向专家团队、系统作战。 2025年,"AI Agent元年"声浪未歇,明星产品频出,成为了当今人工智能领域最有想象力的赛道。 但大半年过去了,Agent真的变得好用了吗? 一边是Manus的窘境,另一边是一群含着"金钥匙"出生的Agent产品体验达不到预期。任务表现参差不齐,让用户在技术炫技和"人工兜底"之间来回切换, 浪费了大量优化时间。 AI Agent在单点上普遍已经能干活了,但离"干好活"还很远。人们丢给AI干的活越来越复杂,需要的不再只是线性交付,而是能从特定场景中突围的"系统 级"选手。 只要3分钟, 当下,AI Agent面临的核心瓶颈不是算力,也不是成本,而是单线程串行的架构。 单线程意味着一个个任务、一个个AI的调用,都是以线性思维被贯穿起来的,所有请求必须严格按照顺序排队处理。这种架构天然没法做到像人一样同时思 考好几个复杂的问题,动态调整任务优先级,并发地思考和执行任务。 这种线性思维导致了Agent理解不了用户的复杂需求,用户描述起来难度很大。 此外,单线程的处理速度还特别慢。因为要按照生成、等待、下一个生成的阻塞链条单向运转,任何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