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生成的猫狗短剧,重演“回家的诱惑”
36氪未来消费·2025-08-18 19:38

AI短剧行业现状 - AI短剧结合网文和传统短剧的抓马情节,由AI生成内容,播放量和转发量轻松过万,已涌现爆款 [2] - 全流程AI短剧生产公司获得资本青睐,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2] - 头部短视频平台如快手和抖音大力推动AI短剧发展,推出孵化计划和创作大赛 [2] - AI短剧被视为短剧行业的新增量,从业者期待出现充值过亿的爆款 [4] 传统短剧行业转型 - 传统短剧行业资源向头部平台集中,抖音成立短剧版权中心整合资源,导致行业震荡 [5][6] - 体量有限的短剧平台开始转向AI短剧寻求新的增长机会 [7] - 传统短剧制作成本从10万元/部上涨至50-80万元/部,精品剧成本超百万 [9] - AI短剧将制作成本重新降至10-15万元/部 [10] AI短剧生产优势 - AI短剧生产效率高,剧点短剧AI团队产能达20-30部/月,是传统短剧的近10倍 [12] - AI技术支持个人或小团队制作短剧,无需考虑演员排期和团队对接 [12][13] - 视频生成大模型降低制作门槛,快手可灵AI一季度收入达1.5亿元,70%来自P端用户 [8] - AI短剧目前享受相对充裕的自然流量 [14] AI短剧内容特点 - AI短剧沿用爽文叙事风格,如"我重生在未婚夫出轨闺蜜那一夜" [17] - IP改编是AI动态漫的常见方式,可将供给频率从每周一集提升至每天一集 [20] - 已出现爆款作品如播放量1.8亿的《九尾狐男妖爱上我》 [21] - 部分团队探索原创内容和技术边界,如异类的《新世界加载中》 [22] AI短剧商业化与工具 - 具有AI概念的短剧公司更受资本青睐,投资机构关注工具而非内容本身 [23] - 专业团队如剧点短剧已实现盈利,行业大盘日消耗达500万左右 [23] - 公司开发全流程AI短剧制作工具,如灵境AI的整合大模型工具和剧点的智能综合体 [23] - AI短剧被视为传统短剧公司和小团队的阶段性跳板,需抓住增量市场红利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