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未来消费
搜索文档
4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鸣鸣很忙上半年GMV超400亿;八马茶业在港上市|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1-01 16:18
出品 | 36氪未来消费(微信ID:lslb168) 离你更近的消费创投一线。 整理 | 任彩茹 Busy Money 「UMe Tea优米茶铺」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 36氪获悉,北美茶饮品牌「UMe Tea优米茶铺」近日完成1000万美元A轮融资,由美国本土基金Conductive Ventures领投,iFly.vc、EGP (明裕创投)跟投。 2019年创立于美国加州,创始人李佳纯创业前曾是硅谷的一名华人工程师。其主营品类包括奶盖茶、水果茶、烘焙甜品、小吃等,大约30个 SKU。目前,UMe Tea共开出27家门店,到2025年底会开出33家,除3家加盟店作为试点外,其他均为直营。 「光启之境」完成27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36氪获悉,「光启之境」完成天使轮2700万美元融资,由弘晖基金、鼎晖VGC及顺为资本联合领投,正轩资本、同歌创投、敦鸿资本、英诺天 使等多家机构跟投,深渡资本为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橘宜集团」收购意大利品牌「丰添」 光启之境创立于2024年,是一家AI影像消费硬件公司,其创始人马骥曾在小米马骥负责过MIUI系统,到统领小米全球互联网业务及商业化,再 到中国区建设小米新零售体系 ...
排不上队的魏家凉皮,背后竟是一家餐饮帝国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31 21:16
动辄排队一两小时,这个餐饮老牌怎么就火了? 作者 | 任彩茹 编辑 | 乔芊 很难想象,魏家凉皮和它的兄弟品牌们如今火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公司楼下开了家魏家凉皮,每天都排不上队。"在上海闵行工作的Zoe告诉36氪,这家店从今年八月底开业至今,她几乎每日都要在目睹排队盛况 后,决定等热潮散去再尝试。然而,直到今天,小红书依然能看到不少"魏家凉皮排队现状"的实时帖子,照片里的蜿蜒人流没变,热潮还在日复一日地 持续。 而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石家庄,很多人第一次了解到"魏斯理汉堡"的存在,同样是从看着眼前大排长队的画面开始的。 魏斯理汉堡,与早已被大众熟知"魏家凉皮"同属一家公司。前者做西式快餐,后者算中式快餐。相同的是,去年到今年,来到陕西以外的地方,这两块 招牌都会即刻成为"香饽饽"。 魏 家凉皮与魏斯理汉堡同属的公司是魏家餐饮。或者,年轻人们更愿意这样形容——它们是"魏家帝国"的两员大将。而这个"帝国"的业务覆盖范围之 广,往往会 让第一次了解的人收获到满分讶异与惊呼,魏家便利、魏客咖啡、魏北道居酒屋、湘魏兒湘菜,都是它旗下的品牌,甚至还在涉足中医馆、 足咖、度假酒店等业态。 在社交媒体上,魏家官方账号 ...
抉择时刻:喜茶加盟商,站在退场边缘 | 深氪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30 18:29
茶饮 连锁游戏 的通关密码是标准化、效率和规模。喜茶恰恰站在它们的反面。 作者 | 肖思佳 编辑 | 杨轩 乔芊 眼前的11月,喜茶加盟商将面临关键抉择。 2022年11月,喜茶开放加盟。三年后的今天,首批合同即将到期。是否续约,成了每个"老合伙人"必须做出的决定。 另一边,喜茶早已主动踩下刹车:今年2月,喜茶突然宣布暂缓加盟,此前其加盟店超过7成;同时,大量业绩挂车尾的门店也被淘汰。 极海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底,喜茶 门店数为3977 家。而去年底,其门店数量为4477家——一年500家左右的关店率,高于行业内其他品牌。 "关店是踩在我们这些加盟商的尸体上完成的。" 喜茶加盟 商 陈林愤然对36氪说道。 双方矛盾一度激化。据陈林透露,一些加盟商因不满闭店和严苛管理,曾计划在5月初集体前往深圳喜茶总部交涉。然而人员信息被提前掌握,当天,不仅火车站有人被拦截,公司总部楼下甚至有执法人员驻守。 在 加盟商 看来,他们 希望对话的诉求,却被当成了潜在的威胁 。信任基础被加速动摇。 陈林 的视角中 ,这场闭店危机 , 其实早在喜茶最初开放加盟时就埋下隐患。 "当时没做市场细分,就一味追求门店数量,没有考虑后期门店 ...
叫板寿司郎,中国版「穷鬼寿司」来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9 16:48
行业趋势:平价寿司赛道崛起 - 回转寿司品类经历复兴,重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用餐新宠 [6][7] - 寿司郎作为行业引领者,进驻中国内地市场4年开设60多家店,新店开业曾出现排号近2000桌、等待超10小时的现象 [8] - 平价寿司赛道崛起,核心驱动力为极致性价比,将寿司从“小众精致料理”拉回“大众日常餐食”,客单价控制在百元内 [9][14] - 日料赛道正经历“去高端化”转型,高端寿司店因客流下滑而关店,为平价模式创造机会 [14] - 上游设备制造商受益于行业扩张,日本最大回转寿司传送机制造商石野制作所投资约3亿日元(约1410万人民币)将产能提升20%以应对订单增长 [10] 主要参与者:寿司郎与滨寿司 - 寿司郎2024年在北京单城开出11家店,其所在海外市场(包括中国内地)净销售额超588亿日元,利润达64亿日元,同比增长近99% [15] - 寿司郎计划2025财年将大中华区门店从70家增至157-161家,2026财年进一步增至190-193家 [15] - 滨寿司门店从2024年的87家增至100多家,母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快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开店速度 [15] - 寿司郎客单价在125-138元之间,滨寿司客单价约88元 [18] 海底捞的新品牌:如鮨寿司 - 海底捞旗下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在浙江杭州开业 [5] - 品牌采用与寿司郎相似的回转寿司模式,价格体系分为8元、9.9元、15元、19.9元、28元五档,主力产品集中于9.9元和15元 [13] - 门店运营数据显示,周末单日平均接待人次约为800至1000人,翻台率最高达8轮,远超海底捞火锅主业上半年3.8的水平 [14] - 品牌客单价约88元,与滨寿司相近 [18] - 品牌依托海底捞供应链优势,采用“优质本土供应商+全球直采”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食材供应 [19] 行业竞争壁垒 - 设备端存在技术与供应限制,日本制造商在动线设计、鲜度保持、故障率控制上经验成熟,形成壁垒 [19] - 海鲜供应链的深度是关键壁垒,领先品牌与核心产地供应商有长期合作,具备货源稳定性和成本议价优势 [19] - 海底捞在火锅食材与海鲜寿司食材的供应链逻辑上存在差异,在货源稳定性、成本控制、品质把控上可能还需时间积累 [20] 海底捞的多元化战略 - 海底捞通过“红石榴计划”进行多元品牌孵化,已成功孵化出包括如鮨寿司在内的14个餐饮品牌 [20] - 截至2025年6月底,“红石榴计划”旗下品牌门店共计126家,“其他餐厅收入”达5.97亿元,同比增长227% [20]
京东副总裁祁婷:「京喜」要的是京东的增量,未来一定会赚钱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9 16:48
编辑 | 乔芊 2024年10月14日,已退休的 贺雁峰 (Elliott Hill)被返聘为CEO,执掌耐克这艘运动品牌巨轮。 目前,京喜的用户数量为3.7亿。 作者 | 任彩茹 京喜自营的新模式已经跑了两年。 京东的京喜业务几经沉浮,2024年7月,36氪曾独家报道它的最新模式——"京喜自营"。即采用自营 电商的方式,瞄准产业带的源头工厂和白牌商家,京喜直接采购商品,凭借源头直采、与工厂共同梳 理成本降低路径等,实现"低价"。 对京喜而言,拿下"下沉市场"的使命确定无疑。 "从用户结构看,确实是下沉市场占比更高。"京喜事业部负责人祁婷说。而这部分用户,也是京东创 造新增量的希望所在。今年二季报的电话会上,京东管理层谈到,"用户增长和用户参与度是Q2的一 项关键成就,季度活跃用户同比增长超40%,既得益于自有用户群的增长,也得益于京东外卖和京喜 业务的增量贡献。" 两年过去,京喜的成绩如何?在两周年媒体沟通会上,祁婷披露,京喜在2025年实现交易额10倍增 长。目前,京喜的用户数量为3.7亿,为京东带来1.5亿新用户,链接全国260个产业带。 但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厘清。譬如,怎样避免陷入恶性内卷、京 ...
补贴撑起的“虚假繁荣”,餐饮人终于看懂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8 12:07
被卷到的餐饮业、被拉入 "大战"的美团 10月16日,北京国贸大酒店, 几百名餐饮商家聚在一起 。 这可能是外卖大战结束后,第一次大规模的餐饮行业大会。 过去半年,商家们的焦虑、挣扎,浓缩在现场公布的两组数据上: 外卖大战中, 75%的 增量 订单实付价格低于 15元, 堂食 客单价直接回落到了 2015 年的水平。 这组数据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补贴大战的 "虚假繁荣 "。 过去半年里,部分平台靠着大额补贴营造订单暴增的假象,可背后却是商家利润被压缩、客单价 持续走低的残酷现实。 现场的 PPT,长时间停留在了"超级性价比的时代"这一页。短短八个字,却真实反映了近三年来餐饮行业面临的大环境。 对于当下餐饮业的处境,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王莆中再次提及了"反内卷"的概念,这也是美团在外卖大战中一贯的态度。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 CEO王莆中 谈及餐饮 行业的 超级性价比如何实现,王莆中表示,性价比绝不应靠同行内卷,而是需要商家发挥结构性成本优势,实现全方位经营水平提升。 外卖大战的起因 并不复杂,无非是平台 希望借餐饮来引流 , 半年过去,大战消耗了近千亿资金,几乎是整个外卖行业三年的利润。如今大战结束,终究 是要 ...
山姆迎来新业态总裁,锚定价值深耕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7 14:45
人事任命与战略意义 - 沃尔玛中国宣布刘鹏担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直接向沃尔玛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朱晓静汇报,原代理总裁Jane Ewing将于2025年底结束外派 [4] - 此次人事调整被视为行业分水岭到来的信号,标志着竞争焦点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即精准锁定服务人群并以差异化商品和服务凸显会籍价值 [4] - 公司期望刘鹏凭借其国际化视野、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及全渠道经验,带领山姆实现战略升级,夯实以会员为中心的核心组织能力,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11] 新任总裁刘鹏的背景与能力 - 刘鹏拥有近30年行业经验,履历横跨传统零售与互联网巨头,包括海尔、苏宁、万得城中国、好孩子中国及阿里巴巴 [6] - 其核心能力标签为全球视野、中国消费洞察和数字化能力 [7] - 在阿里巴巴期间,主导引入9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5000个海外品牌,其中八成以上为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并优化了跨境物流链路 [8] - 具备敏锐的中国消费者洞察力,例如在2022年通过数据发现中产家庭对健康化食品和场景化消费的需求激增,并推动相关品类销售额大幅增长 [8] - 自2015年起展现数字化能力,曾参与孵化天猫国际、猫超送货时效升级、天猫奢品全球招商,并主导搭建淘宝天猫的用户标签体系以实现个性化推荐 [10] 山姆会员店的当前运营状况 - 山姆会籍数量持续提升,续卡率和活跃度保持稳定上升趋势 [4] - 业务已覆盖30多个城市,开设近60家门店,预计今年年底前还将有约5家新店开业 [4] - 全渠道建设成效显著,电商业务占比已超过50% [4] - 作为外资会员制零售品牌,已建立极强的用户信任背书,其精选SKU和爆品能力常带来预期外惊喜,线上极速达的小时级配送时效在行业内鲜有敌手 [13] 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 - 中国会员制零售赛道已度过蓝海探索阶段,进入多维度角力,竞争焦点转向更深层次的价值耕耘 [13] - 外资品牌加码新一线城市,以自有品牌和差异化选品提升商品辨识度,试图从细分场景破局;国内品牌则精准卡位,瞄准本地化需求,强化生鲜直采与社区服务 [13] - 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24.55万亿元,同比增长5%,网络零售TOP100企业销售额达2.17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规模突破1.4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25% [21] - 行业进入规模化与精细化并轨阶段,消费者对快履约、好体验的需求将倒逼品牌提升全渠道效率,中等收入群体对品质的要求高于价格将推动竞争从拼规模转向拼价值 [23] 未来的战略方向与升级重点 - 公司将在优势基础上加码升维,持续强化其不可复制的竞争力,例如在商品端加强与国际品牌、区域特色品牌合作打造专属感差异,在服务端围绕会员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边界以升级精细化体验 [14] - 推动组织能力跃迁,并非指大规模人事变革,而是通过引入具备行业前沿能力的管理者来推动数字化组织建设,使组织更适配长期竞争需求 [16][17] - 将深化数据资产应用,刘鹏的数字化运营经验将作为加速器,在完善会员数据体系、深化供应链端AI应用、打通线上APP与线下门店数字化链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8] - 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点将是会员体验优化、商品差异化打造以及全渠道效率提升 [23]
东鹏饮料前三季收入利润超2024全年;阿迪回应雪中飞代工;万辰集团前三季净利大增917%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6 14:06
东鹏饮料财务表现与业务进展 - 第三季度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30.4%,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41.9% [2] - 前三季度营收168.4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长38.9%,收入和利润均已超越2024年全年(营收158.4亿元,净利润33.3亿元)[2][3] - 能量饮料前三季度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15%,电解质饮料营收13.5亿元,同比增长84%,占比已超过20% [3] - 公司拥有3200余家经销商,覆盖超420万家有效活跃终端网点 [3] - 公司于10月9日再次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3] 可口可乐公司第三季度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124.55亿美元,同比增长5%,超出市场预期,有机营收增长6%,净利润36.83亿美元,增长29% [4] - 全球单箱销量增长1%,无糖可口可乐销量全球增长14%,瓶装水、运动饮料、咖啡和茶销量全球增长3% [4] - 公司重申2025年业绩指引,预计全年有机营收增长5%至6%,可比货币中性每股收益增长约8% [4] Deckers Brands第二财季业绩 - 第二财季净销售额增长9.1%至14.31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8.3% [6] - HOKA品牌净销售额增长11.1%至6.3亿美元,UGG品牌增长10.1%至7.6亿美元,其他品牌销售额下降26.5%至3720万美元 [6] - 国际净销售额增长29.3%至5.9亿美元,国内净销售额下降1.7%至8.4亿美元 [6] - 公司预计全财年净销售额约为53.5亿美元,HOKA品牌预计增长百分之十几,UGG品牌预计增长百分之几至个位数中段 [6] 阿迪达斯第三季度业绩与市场动态 - 第三季度剔除汇率因素后品牌营收增长12%至66.3亿欧元,营业利润大幅增长至7.36亿欧元,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1.1% [8] - 毛利率提升0.5个百分点至51.8%,公司上调全年营业利润预期至约20亿欧元 [8] - 有消费者发现部分阿迪达斯羽绒服由雪中飞代工,并对比了产品参数差异 [7] 品牌营销与合作伙伴动态 - 迪卡侬作为官方赞助商助力2025环广西世巡赛,其VAN RYSEL品牌助力车队斩获2个赛段"敢斗奖" [10] - lululemon邀请品牌大使李宇春焕新冬日羽绒外套系列,Wunder Puff系列采用600蓬松度鹅绒填充 [10] - MAMMUT猛犸象携手全球代言人张若昀发布秋冬大片,揭晓艾格极限6代系列产品 [11] 品牌新品与市场拓展 - 果子熟了携手天猫超市、7-ELEVEN、京东七鲜等渠道推出多款新品,包括无糖果味茶系列和营养素饮料 [13] - 海底捞推出全新寿司品牌"如鮨寿司",全国首店落地杭州,门店面积超500平方米,推出200余款SKU,主打高质价比 [14] - 橘朵首家海外线下专卖店落地新加坡,国内第100家专卖店落子广州天河城,线下门店已覆盖全国50余座重点城市 [15] - The North Face推出全新巅峰系列进阶攀登系统,包含24件单品,主打轻量化和技术升级 [16] 其他公司财务与业务要闻 - 万辰集团前三季度营收365.62亿元,同比增长77.37%,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主要系量贩零食业务发展 [18] - 八马茶业招股录得至少853亿元孖展认购,公开发售部分超购1896倍 [19] - 物美集团高层看好硬折扣模式,预计年底AI新质零售调改至100家门店,11月硬折扣门店总数将达10家,SKU数较传统超市减少超九成 [20] - 劲仔食品第三季度营业收入6.85亿元,同比增长6.55%,净利润6083.35万元,同比下降14.77% [21] - 日本石野制作所将投资约3亿日元扩建工厂,产能提升20%,以应对回转寿司连锁店在亚洲市场的扩张 [22] - 滔搏上半财年营收123.0亿元,净利润7.9亿元,用户规模超8900万,运营超800个抖音及微信视频号,超3600家小程序店铺 [23]
5家消费品公司拿到新钱;李佳琦回应一夜之间赔了20亿;红果内测短剧带货|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5 16:12
融资动态 - 蓝诺熙完成8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资金用于原牙美白及口腔护理项目研发与市场拓展,公司以染发剂为核心产品并布局口腔护理赛道[2] - 通幽网络完成1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公司为综合电商运营服务商,构建数字消费新生态[3][4] - 朋克编码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由梅花创投领投,公司为流行文化玩具研发商,专注于IP运营并开发太空猿、朋克猿等玩具IP[5] - 戚爷烤饼完成3000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江苏豪略资本,资金用于智能设备渠道及厂房生产线完善[6] - 邦卓智能完成7000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金鼎投资独家领投,资金用于加速"智能无人AI小酒馆"的全国规模化布局,公司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7] 公司情报 - 李佳琦回应"双十一赔了20亿"传闻称其为假消息,其名下关联19家企业,其中15家为开业状态[8] - 娃小智董事长在直播中称采购30万元货品可获赠SUV三年免费使用权,三年后车辆归属代理商,目前已经锁定300个县区[9] - 千岛潮玩族就"退款要扇孩子耳光5分钟"网络热点发布说明,称该事件为个人闲置交易纠纷,未使用平台闪购服务[10] - 丰巢IPO进程停滞,业内知情人士透露或因投资人对赌存在分歧,投资人亚投资本在香港提起诉讼[11] - 罗马仕科技新增多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总额超2500万元人民币,公司已累计召回充电宝超16万件[12] 市场趋势与创新 - 红果短剧开启内测短剧带货功能,为抖音电商导流,2025年6月月活用户达2.12亿,同比增长率高达179.0%[13] - 霸王茶姬上海东方明珠塔门店开业,此前在泰国曼谷王权大京都大厦开设全球"最高"门店,并在香港湾仔开设全球规模最大"超级茶仓"[14] - 古茗与《蜡笔小新》联动推出主题套餐及周边,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其成为第二家门店破万的上市茶饮公司[15] - 古茗推出咖啡限时2.9元喝活动,消费者可在小程序领取优惠券并于早餐时段使用[16] 行业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49.98亿,同比增长18.0%,其中城镇居民出游37.89亿人次(增长15.9%),农村居民出游12.09亿人次(增长25.0%)[18] - 中国"银都"永兴县部分店铺白银卖断货,投资银条价格从8000多元涨至13000多元,周大福计划在10月底提高定价黄金产品零售价格,提价幅度预计在12%-18%[19]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预计到2029年全球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中国市场份额五年复合增长率达55.6%[20][21] - 美国8月零售咖啡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近21%,关税是推手之一,巴西被征收50%关税,越南和哥伦比亚分别面临20%和10%关税[22] - 去年韩国文学作品海外销量约达120万册,同比激增130%,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五年间累计销量约268万册[23] - 前9个月我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582.6亿件,同比增长1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1450.8亿件,同比增长17.2%[24]
耐克CEO上任一周年中国行,能否找回失落的“主场”?
36氪未来消费· 2025-10-25 16:12
公司领导层变更 - 2024年10月14日,已退休的贺雁峰被返聘为公司首席执行官,接替前任唐若修 [2] - 此项任命被视为公司开启转变的关键策略,贺雁峰在公司工作32年并曾升至市场总裁,对公司有深入了解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财年公司营收为514亿美元,同比微增0.3%,增长几乎停滞,财报发布后股价暴跌20%,市值蒸发约284.1亿美元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117亿美元,同比增长1%,实现正增长,净利润同比下降31%至7.27亿美元,但较上一季度降幅放缓,营收和利润均超出市场预期 [5] - 北美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营收分别录得4%和1%的增长,但大中华区面临10%的下滑,为连续第五个季度的负增长 [5] - 大中华区作为第三大市场,在2025财年全年营收锐减13%,第四季度暴跌21% [15] 公司战略演变与影响 - 2020年疫情导致约90%门店关闭8周以上,公司加速推进直接面向消费者战略以重塑增长 [9] - 2017年公司正式发布直接面向消费者战略,作为转型蓝图 [9] - 2020年聘请唐若修担任首席执行官,其推出更激进的加速战略,包括裁员和终止与数十家零售伙伴合作,全力押注数字化 [10] - 该战略短期内提升业绩:2021年营收增速从-4.38%增至19.08%,净利润增速从-36.98%猛增至125.56%,直接渠道收入占比增至39%,数字业务营收达91亿美元,实现翻倍增长 [10] - 长期负面效果显现:失去渠道优势,竞争对手产品占据线下货架,疫情后消费者重回线下,公司面临挑战 [10] - 唐若修时期解散原有设计团队,成立全球技术部,产品细分从运动品类调整为性别年龄类别,动摇品牌根基,导致人才流失和产品创新乏力 [11] 新任首席执行官的战略调整 - 贺雁峰上任后迅速制定“Win Now”策略,并对组织架构、渠道布局和产品策略进行重大调整 [5][12] - 公司重新重视与“战略批发伙伴”的合作关系,修复与Foot Locker、JD Sports等零售商的关系,2025年8月产品已重回货架核心位置 [12] - 重新将产品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2026财年第一季度围绕关键运动场景推出技术迭代与设计突破的新品 [12] - 跑鞋品类推出新产品,推动跑步业务在全球取得20%的增长 [12] - 篮球鞋品类采用更细分的球员分类和针对性科技组合,不再仅依赖“明星+签名鞋”模式 [13] - 创新方式被描述为系统性研发与敏锐洞察的结合 [13] 大中华区市场挑战与对策 - 大中华区面临连续五个季度下滑,除流量疲软和营销脱节外,本土品牌赶超是重要因素 [15][16] - 本土品牌在跑鞋等技术研发上取得进步,如安踏的氮科技、李宁的䨻科技,在关键性能上具备国际竞争力 [16] - 本土品牌更擅长通过社交媒体和新兴电商平台与年轻消费者沟通,而公司营销思路仍依赖少数顶级明星运动员,难以吸引新兴消费者 [16] - 2025年安踏、李宁合计占据近40%市场份额 [17] - 户外运动市场升温,2024年全国路跑赛事749场,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0万人次,孕育出新的竞争对手 [17][18] - 2024年10月任命中国高管董炜为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并负责户外品牌ACG的全球业务,显示中国市场战略地位提升 [18] - ACG品牌进行升级并成立专门越野跑团队,推出经过大量实测的新鞋款,作为发力户外领域和深耕中国市场的重要抓手 [18][19] 公司核心理念与前景 - 公司正带领品牌回归初心,强调回归运动员本身,将运动置于一切对话的中心 [6][7] - 公司将重塑作为开创性运动品牌和创新领导者的声誉视为己任,定位为一家“创意驱动型公司”,创新理念根植于运动、以运动员为中心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