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地闭店,「中产白月光」也卖不动了?
36氪·2025-08-19 08:17

核心观点 - 无印良品在中国市场面临门店收缩、价格争议和质量问题等多重挑战,同时本土品牌的崛起加剧了竞争压力 [6][18][51][57] - 公司通过连续降价和本土化策略试图扭转颓势,取得了一定业绩改善但仍面临消费者价格敏感度和质量信任危机 [53][54][55][58] - 极简风格门店正从城市核心商圈退场,反映出品牌定位与当前中国消费市场需求的错配 [4][6][35] 多地门店收缩 - 北京世茂工三店将于2025年8月31日关闭,与三里屯太古里店距离过近导致分流 [8][11] - 近期全国至少7家门店关闭,包括北京国瑞城、上海正大乐城等一线城市核心商圈门店 [11][17] - 公司解释为经营效率调整,2023年3月以来仍新开15家店,保持年均40家开店节奏 [17] 价格争议 - 产品定价引发广泛吐槽:丝瓜瓤32元、笔芯4元、羽毛球25元、指甲钳42元、碗95元 [23][27][31] - 消费者质疑中国制造产品定价过高,社交媒体出现"价格标的是否为日元"的调侃 [19][22][29] - 2014年起实施11次降价策略,部分商品降幅达50%,但消费者仍认为价格高于心理预期 [53][58][59] 质量问题 - 产品投诉频发:行李箱使用两次把手断裂、裤子穿两次出现破洞、不锈钢盆两小时掉漆 [37][41][45] - 2016年以来涉13条行政处罚,最近因销售不合格不锈钢剪刀和香薰机被罚3万余元 [49][50] - 质量争议严重损害品牌形象,消费者表示"价格与质量不成正比" [39][47] 市场竞争 - 本土品牌名创优品、NǒME、网易严选等以更低价格抢占市场份额 [57] - 2018年Q2首次出现同店销售负增长,显示中产消费者偏好转变 [52] - 中国大陆门店和电商连续10个月增长117.3%,414家门店覆盖全国 [55] 战略调整 - 2019年中国事业部独立,推进全产业链本土化降低成本 [54] - 护肤美容和家居用品成为销售增长主力品类 [55] - 目标消除中日价差,但实际执行仍存差距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