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轮牛市走得慢些”!沪指十年新高,还有点“懵”:有人等“倒车接人”,有人“解套离场”,有人“积极入市”
中国基金报·2025-08-19 10:08
市场情绪与投资者行为 - 沪指创近十年新高但基金市场呈现分化态势,部分基民选择回本后赎回权益产品,体现"落袋为安"心态[2][5] - 2021年高点成立的基金中超半数净值已回1元,但老产品在净值回升过程中持续遭遇解套赎回[6] - 净赎回现象集中于两类产品:净值接近1元的亏损产品(止亏退出)和净值创新高产品(止盈心态)[6] - 8月以来权益类新基金发行回暖,近20只产品提前结束募集,渠道端银行加大权益基金推广力度[7][15] 资金流向与产品偏好 - 成长板块基金获资金青睐,中证1000、科创50等宽基指数产品日销量最高增长50%(如从100万元增至150万元)[9] - 半导体、CPO、创新药等科技赛道ETF及主动产品8月转为净申购,但整体入场资金规模有限(单营业部日均净流入仅千万元级别)[9][11] - 绩优无历史包袱的主动权益基金获机构和个人资金同步加仓,部分产品净申购量可观[9] 机构应对与市场节奏 - 部分公募对行情准备不足,营销节奏滞后于市场变化,原定固收+产品推广计划被迫调整[12][13] - 基金公司普遍希望行情"慢牛",过快上涨导致持仓占比被动超限(如8%升至10%需强制减仓)[16] - 行业判断当前市场处于早期阶段,银行存款规模达百万亿元级别,少量资金释放即可推动市场[17] 渠道动态与市场信号 - 银行渠道咨询量显著上升但实际转化有限,总行加强权益基金培训并调整激励政策(优先推荐权益产品可获得更高积分)[15] - 微信指数显示"股市""牛市"搜索量远低于去年"9·24"时期,显示市场情绪尚未过热[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