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全国多地出现由地方国资主导的"0租金"产业园风潮 免租期达2至5年 旨在通过空间免租结合资本投入和服务赋能 吸引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实现从"房东"到"股东+服务商"的角色转型 最终达成产业集聚和长期经济回报 [4][6][17][22][44] 宏观背景与动因 - 经济复苏挑战与传统产业增长乏力促使地方政府采用免租作为刺激创新和招商的非常规手段 [10] - 土地财政式微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政策出台 使传统招商方式受限 需寻找合规新型扶持工具 [12] - 城市间激烈竞争优质项目与未来产业 免租期限和面积持续扩大 如广州黄埔一次性提供15万平方米空间免租 深圳统筹10万平方米 杭州计划20万平方米 [11][15] 模式转型与运营机制 - 国资园区主导因能承受短期租金损失 运营模式转向"园区+资本"双轮驱动 通过股权投资和租金补贴进行资本赋能 [18][19][20] - 底层逻辑为"以租换股" 用当前租金损失换取企业未来股权收益 深度绑定双方利益关系 [22] - 服务生态成为竞争核心 提供金融服务(如深圳设5亿元种子基金允许100%亏损) 场景导入 人才配套(免租公寓)及平台化管家服务 [24] 目标企业与产业聚焦 - 产业方向高度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如智能网联车 生物医药 AI及电子信息等 传统产业基本排除 [29] - 企业筛选遵循精英逻辑 目标对象包括高新技术企业 专精特新"小巨人" 独角兽 创新创业优胜者及行业领军团队 [31][32] - 战略目标围绕本地产业链进行"强链 补链 延链" 如广州工控集团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吸引上游配套企业 [34] 经济账与长期效益 - 短期为企业节省显著成本:200平方米办公室免租2年可省约15万元 研发型企业三年部分免租可省上千万元 [36][37] - 长期押注税收 就业 创新及股权增值 成功案例如广州科韵路软件园免租培育出宜通世纪等上市公司 集群效应创造价值远超初期租金成本 [39][40] - 潜在风险包括财政可持续性(园区运营上市公司2024年净亏损超40亿元) 政策套利及监管漏洞 [41][42] 行业变革与未来竞争 - 产业政策从粗放扶持转向"空间+资本+服务"的精准滴灌和长期陪跑 运营思维从房东转变为事业合伙人 [44] - 未来竞争核心在于运营内功和创新生态打造 而非单纯比拼资金投入 [46]
越来越多的园区,开始“0租金”了
虎嗅APP·2025-08-19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