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用好消费贷贴息应打好“组合拳”
经济观察报·2025-08-19 18:31

消费贷贴息政策分析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居民部门当前处于去杠杆阶段,提振消费面临挑战,消费贷贴息政策被视为"组合拳"中的一项工具[1][5] - 8月12日财政部等三部委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首次由中央财政对消费贷款定向补贴,体现政策向"民生支持"倾斜[2] - 2022年以来样本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从6%降至3%,但同期住户消费贷款同比增速显著下行,显示利率下行未有效刺激贷款增长[3] 政策机制与限制 - 贴息规则:年息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合同利率50%,当前3%的消费贷利率可降至2%[4] - 贴息流程:财政部门预拨资金,经办机构直接扣减贴息部分,实际仍按3%利率获得回报[4] - 政策覆盖范围限于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地方性银行及其他机构面临不对等竞争[4] 政策效果评估 - 消费贷贴息无法替代以旧换新政策,因前者补贴信贷工具(限额/期限受限),后者直接补贴消费品[2][3] - 消费增速变化主导贷款增长,而非反之,3000元贴息对大额消费(如汽车)决策影响有限[3] - 2023年配套政策包括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3000亿元以旧换新特别国债及1000亿元育儿补贴预算[4] 行业影响 - 贴息政策显著利好覆盖范围内的国有大行、股份行及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激励其扩大信贷投放[4] - 未被覆盖的地方性银行和中小消费金融公司可能面临市场份额挤压,需关注未来政策扩围可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