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下班就下大雨,是我的错觉吗?
36氪·2025-08-19 18:36

城市降雨时间分布特征 - 中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强度最高的时间段为17点到20点,尤其是持续1-3小时的短时降雨 [6] - 四川盆地的夏季降水集中在午夜0点到3点,与其他地区形成鲜明对比 [6] -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夏季日降水强度在16-19时达到峰值 [12] 城市热岛效应与降雨关系 - 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傍晚成为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段,加剧强降雨发生概率 [10] - 城市建筑物密度和高度与热岛效应强度正相关,20层以上高层建筑数量越多热岛效应越强 [14] - 长三角北部城市带在极端降雨前常经历由热岛效应带来的极端高热,如2018年7月26日上海暴雨前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11] 城市化对降雨影响 - 城市化程度与夏季降水强度正相关,城市化水平越高降水强度越高 [13] - 珠三角地区1994年后快速城市化导致极端小时降雨量增长率是之前的两倍 [13] - 北京城市化后城区极端降雨频率超过郊区,成为极端降雨最多区域 [13] 工作日与降雨关联 - 工作日暴雨概率高于周末,因人类活动更频繁加剧热岛效应 [15] - 上海周四平均气温最高,反映热岛效应累积 [15] - 周三、周四PM10污染物浓度达到高峰,与工作日空气污染加剧相关 [19] 空气污染对降雨机制影响 - 空气污染微小颗粒使云中水滴更难合并,导致更强雷暴和降雨 [16] - 中国东南部平原地区雷暴发生率随空气污染加剧而明显增加 [15] - 污染物通过影响云物理过程增强降雨强度,形成更多冰雹或冰粒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