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革命与人工智能重塑需求,功率半导体赛道投融回暖
Wind万得·2025-08-20 07:00

功率半导体概览 - 功率半导体是电力电子系统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及消费电子等领域,核心功能在于实现电能的高效转换与控制,包括整流、变压、变频及功率放大等环节 [4] - 功率半导体器件具备高耐压、大电流承载能力,以及出色的热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能,确保其在复杂工况下仍能保持高效运行 [4] - 功率半导体分类多样,可根据材料分为硅基器件、化合物器件等,根据应用分为新能源汽车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消费电子器件,根据电压等级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器件,根据器件类型分为二极管、晶闸管、MOSFET、IGBT等 [4]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驱动下持续优化,预计至2031年GaN和SiC功率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210.6亿美元,2025-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21.0% [7] 功率半导体市场与技术趋势 - IGBT、MOSFET和SiC器件市场占比呈现结构性调整,IGBT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全球IGBT和超级结MOSFET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211亿美元,2023-2030年CAGR为10.3% [8] - SiC器件凭借低损耗、高热导率和高频响应等优势快速抢占高端市场,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350亿元人民币,GaN市场规模相对有限 [8] - 功率半导体技术迭代加速向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演进,SiC和GaN成为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预计2024-2029年全球SiC市场规模将以24%CAGR增长,从31亿欧元扩张至90亿欧元 [9] - GaN技术在高频开关与功率密度提升方面潜力突出,安森美半导体近期取得GaN-on-Si器件量产工艺突破,使GaN器件成本下降40%以上 [10] 功率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与国产替代 - 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呈现马太效应,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和安森美等国际巨头主导市场,但中国本土厂商如士兰微电子和比亚迪半导体实现逆势增长,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3%和3.1% [11] - 比亚迪半导体依托母公司新能源汽车出货量增长,在IGBT模组设计、热管理优化及驱动保护等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预计2025年中国IGBT市场规模将突破601亿元,新能源汽车需求占比超65% [12] - 长三角、珠三角依托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四川、湖北凭借政策扶持,推动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率从不足10%提升至2025年的35%以上 [12] 功率半导体行业周期与供需 - 功率半导体是强周期行业,供需两端波动性大,产能扩张周期通常长达1-2年,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库存周转天数降至142天,较2024年同期下降9%,反映终端需求逐步复苏 [13] - 传统硅基功率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回升至80%,正处于补库周期,SiC处于严重供过于求阶段,中国本土企业周转天数超过180天,预计供需平衡可能到2026年上半年实现 [14] - 功率半导体应用场景持续拓宽,电动汽车、光伏逆变器与轨道交通系统成为核心应用领域,特斯拉4680电池组对功率半导体耐压性能要求提升,推动SiC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规模化应用 [14] 功率半导体投融动态 - 2025年功率半导体市场投融呈现"政策刺激、周期回暖"特征,国内厂商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18] - 功率半导体行业资本投入多元化,头部企业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融资,地方政府与产业基金深度参与,本土晶圆厂产能逐步释放推动国产化率提升 [18] - 2021年以来行业陷入内卷格局,供需失衡、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战频发,需通过差异化创新打破内卷 [19] - 2025年以来功率半导体投融事件频发,如瞻芯电子C轮融资近10亿人民币,新纪元半导体战略融资6.6亿人民币,派恩杰半导体A3轮融资近5亿人民币等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