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归母净利润45.74亿元,同比增长396.5%,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毛利率由64%提升至70.3% [3] - 公司仅用半年时间完成去年全年业绩(2024年全年营收130亿元,归母净利润31.25亿元) [4][5] - 公司管理层预计全年营收将从原目标200亿元上调至300亿元 [7] - 财报发布后股价盘中涨幅超11%,创历史新高超318港元,市值突破4200亿港元 [8] 产品与品类表现 - THE MONSTERS系列(含LABUBU)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668%,收入占比34.7% [14] - 毛绒品类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1276%,占比44.2%,首次超越手办成为第一大品类 [15] - 手办品类收入51.8亿元,占比37.3% [15] - 其他头部IP如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营收均突破10亿元,13大艺术家IP收入破亿 [25] 海外业务拓展 - 中国区营收82.8亿元(同比增长135.2%),亚太区(不含中国)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257.8%),美洲区营收22.6亿元(同比增长1142.3%),欧洲及其他地区营收4.8亿元(同比增长729.2%) [19] - 美洲区增速超十倍,公司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设立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四大区域总部 [19] - 海外业务增长证明公司具备全球化消费品潜力 [20] IP战略与可持续性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占比34.7%,公司强调IP组合均衡发展,非单一依赖 [20][26] - 公司认为世界级IP的长期商业价值超越短期热度,未来将拓展LABUBU的品类和场景(如迷你版毛绒产品) [27][28] - 历史经验显示公司从单一IP(如MOLLY占比曾达90%)逐步发展为多IP矩阵 [24]
4000亿泡泡玛特的诞生
36氪未来消费·2025-08-20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