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100万销量,吉利、零跑如何化解“电池焦虑”?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两匹黑马:吉利汽车跃居新能源销量第二,零跑汽车摘得新势力销冠 [2] - 吉利汽车新能源品牌"银河"在推出后24个月内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54.8万辆,同比增长232% [2] - 银河星愿车型(售价7万至10万元)成为国内全品类乘用车销量冠军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交付超过22万辆,超越理想与小鹏,并将2025年交付指引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计划2026年挑战100万辆年销量 [2] 动力电池需求与供应格局 - 百万辆新能源汽车规划将催生百GWh电池需求(按单车平均50千瓦时计算) [3] - 吉利新能源面临电池供不应求,新增"时代长安"(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合资公司)作为电芯供应商 [3] - 吉利重组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产业集团,计划到2027年形成70GWh产能,但自有电芯供应比例仅提升至三成 [3] - 吉利自供部分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高端三元锂电池仍依赖外部供应商 [3] 零跑汽车的差异化策略 - 零跑上半年毛利率达14.1%,创历史新高,得益于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 [4] - 采用"全域自研"和分散化采购模式,每辆车节省近千元成本,避免对单一供应商依赖 [5] - 子公司凌骁能源开始向5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供应自研电池包,技术输出分摊研发成本 [5] 电池供应商的竞争关键 - 电池供应商需具备稳定履约能力、与主机厂车型高度适配的技术(如高倍率快充、标准化电芯) [6] - 充足产能和匹配车企新车上市的交付窗口是赢得订单的决定性因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