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已从技术展示转向商业化落地 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基建 [1] - 人机共生新时代加速到来 AI正从工具转变为协同伙伴 [2][17][18] - 中国AI应用未来三到五年将领跑全球 原生创新企业迎来爆发期 [47][48][50] 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 - 人形机器人从静态展示转向实际应用 去年18家企业中能自主行走的寥寥无几 今年已能执行打螺丝、打麻将等精密操作 [5][6][7] - 麻将机器人实现多模态识别、规则理解与肢体控制深度协同 展示视觉识别与规则引擎突破 [9][11] - 具身智能开启万亿级市场 预测将出现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应用商店 类似手机时代的安卓生态 [11] AI智能体应用 - AI智能体从概念层面发展为自主执行任务的数字同事 核心能力从回答问题升级为解决问题 [13][14] - 通用智能体如manus具备跨场景适应能力 可同时处理邮件分类、日程管理、会议纪要等多项任务 [16] - 人机协作关系重塑 提出"AI领导力"概念 管理者需同时领导碳基员工与硅基智能体 [17][18] 终端设备与场景应用 - 智能眼镜成为新风口 阿里、小米、华为等企业纷纷进入 实现数字世界无缝连接 [19][21] - AI耳机专注会议场景 提供记录、速记、翻译功能 语音交互不分散注意力且能长期伴随用户 [24] - 游戏领域实现AI实时生成场景交互 工业领域用大模型结合传统AI技术解决视觉识别个性化落地问题 [26] 基础模型技术进展 - 中国企业引领开源潮流 阿里通义、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基础能力建设 [30] - 多模态成为商业化大模型标准配置 AI能同时处理语言、动作和场景理解 [30] - 垂直化发展趋势明显 行业大模型集中爆发 "算法即行业Know-How"成为新理念 [30][31] 多模态交互与人机协作 - AI协作方式趋近人类 从被动接收指令转向主动参与创造关键工作要素 [32] - 情感计算成为新蓝海 1-7月132个路演项目中15%涉及情感计算领域 [35] - 产品设计注重情感价值 具身机器人设计转向温暖风格(如"大白"形象) [37][38] 算力成本趋势 - 算力瓶颈取得突破 通过新技术解决功耗、内存墙和通信墙问题 [40] - 国产算力崛起 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研发趋于成熟顺畅 [42] - 算力成本持续降低 产能溢出使AI技术渗透至更多服务领域和产品领域 [43] 行业应用前景 - AI应用覆盖制造业、金融业、能源业、交通业、医疗、教育、气象等众多领域 [45] - 中国工程师展现强大工程化能力 能在原型确定后快速解决成本控制和系统稳定性问题 [47] - 创业者通过"开辟式创新"用AI解决社会问题 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商业价值 [47]
我们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看到了7大趋势|混沌深度观察
混沌学园·2025-08-20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