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新版对等关税实施导致美国整体关税率或突破15%,税率存在差异化定价,传统西方盟友如欧盟、日本低于东南亚国家,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率差收窄 [2] - 贸易协议特点为直接投资和采购协议可换取更低税率及关键行业关税下调,但协议缺乏具体细节文本,执行存在不确定性 [2] - 已落地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增速下降,关税成本大部分由美国进口商承担,通胀数据已体现40%~74%的涨价效应,抢进口4月基本结束,中国比价优势商品占比回落至61.4% [3] 新增关税规模 - 新版对等关税于8月7日生效,对美贸易逆差经济体关税率10%,顺差经济体最低15%,墨西哥、加拿大、中国不在此次调整中 [5] - 美国整体关税率或升至15%以上,耶鲁大学测算显示截至6月16日平均有效关税率或为14.7%,6月实际有效税率仅8.9%,尚有5.8个点的关税成本未完全体现 [6] - 8月以来关税政策变化使美国整体关税率提升约2.4%,叠加未完全体现的5.8%成本,关税率或达17.1%,若未来关键行业关税落地,关税率或进一步升至21.2% [6][22] - 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税率差收窄,降低中国出口份额转移风险,若美国降低对华芬太尼关税,税率差或缩窄至接近特朗普2.0关税实施前水平 [7][24] 贸易协议特点 - 直接投资和采购协议可换取低税率及关键行业关税下调,日本、欧盟、韩国获得15%税率,交换条件为直接投资和采购承诺 [7][27] - 日本承诺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增加75%美国大米进口,购买80亿美元农产品和100架波音飞机;欧盟承诺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三年采购7500亿美元能源;韩国承诺投资3500亿美元 [27][29][30] - 特朗普宣称达成的贸易协议均未正式签署完整法律文本,仅英美协议出具正式框架文件,与印尼、日本协议只有白宫事实清单,与越南协议仅社交媒体帖子为证,美国与贸易伙伴对协议细节描述存在较大出入 [8][31][32] 已落地关税影响 - 关税率每增加1%,美国进口增速下降2.8%,上半年关税率增加1%,进口增速下降2.8%,线性外推下半年进口增速或降至-10.5%,全年进口增速或为1%左右 [9][35] - 行业层面,车辆及其零附件、杂项制品、鞋帽伞关税率提升幅度偏高,进口增速降幅较大,车辆及其零附件关税率由2%升至8.9%,进口增速由3%降至-10.4% [9][38] - 关税成本大部分由美国进口商承担,进口价格指数同比增速平稳,3-6月关税率由3.8%升至8.9%,通胀数据已体现40%74%的涨价效应,后续未体现关税及新增关税或使CPI再提升0.180.23个百分点 [10][40] - 抢进口4月基本结束,6月进口出现回调,4月进口额较历史趋势线性外推值高约4.8亿美元,6月实际值较线性外推低约131亿美元,去年12月至今年6月累计超涨1792.5亿美元,占2024年月均进口额65.3% [11][43] - 截至4月,美国制造和贸易环节整体实际库销比升至1.52个月,处于2020年以来33.3%百分位,库销比未明显抬升主因企业补库幅度不及销售激增程度 [12][47][48] - 假设美国对华加征关税且完全由进口商负担,截至5月中国仍具比价优势商品占比降至61.4%,较2024年76.1%回落14.7个百分点,不考虑关税成本该比例微幅下滑至80.5% [12][55] - 中国比价优势分布与市场份额变化呈类倒U型关系,比价优势特别强或特别弱的商品进口占比下滑幅度较小,具备一定优势但优势不明显的商品进口占比下滑幅度最大 [13][56] - 加征关税前后均具备比价优势的商品市场份额损失最多,进口占比由19%降至8.6%,因加征关税失去价格优势的商品未大量失去市场份额,进口占比由16.5%降至11.1% [13][58]
张瑜:美国关税战的十点观察
一瑜中的·2025-08-21 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