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AI技术复利进入兑现期 全栈AI布局在B端和C端均实现显著商业化突破 智能云 萝卜快跑 AI搜索和数字人等业务增长强劲 [1][3][14]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327亿元 百度核心营收263亿元 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74亿元 同比增长35% [1] - AI新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同比增长34% 智能云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7% Non-GAAP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1][6] - 数字人收入环比增长55% 据计算约为5亿元 [1][13] 萝卜快跑与自动驾驶 - Q2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次 同比增长148% 截至8月累计全球服务次数超1400万 覆盖16座城市 [1][5] - 在中国香港连续三次扩区测试 覆盖右舵左行技术无人区 与Uber合作年底前在亚洲和中东部署数千辆第六代无人车 与Lyft计划2026年在德英部署并扩展至欧洲 [4] - 出行服务是辅助驾驶商业化关键场景 合作代表中国辅助驾驶技术全球化通关 [4][5] 智能云与B端业务 - 智能云连续六年排名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第一 最新IDC报告获大模型平台市场第一 [6][9]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相关中标项目48个 金额5.1亿元 在金融能源政务制造等重点行业领跑 [9] - 全栈AI能力包括昆仑芯飞桨框架文心大模型 为客户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如中国中车仿真从三天压缩到秒级 招商银行提升客服效能 中国钢研提升晶界识别准确率 [6][10][11] - 65%央企与百度智能云深度合作 文心大模型4.5系列开源10款新模型 通过千帆平台提供API服务 [9][10] AI搜索与C端创新 - 移动搜索结果页AI生成内容占比从4月35%提升至7月64% 超60%搜索结果页首位呈现富媒体内容 [1][12] - 搜索迎十年来最大改版 搜索框升级为智能框 集成AI写作修图等功能 IDC评估百度AI搜索在中国通用型产品中总分第一 用户数据和技术能力指标均第一 [12][13] - 数字人技术应用广泛 如罗永浩数字人单场带货GMV突破5500万元 仅需10分钟真人样本复刻 预计10月向全行业开放 [13] 技术布局与行业趋势 - 公司构建芯片-框架-模型-应用垂直技术链 提供全栈系统级AI基础设施 而非单点能力 [10][11][14] - 2025年AI产业迎来拐点 多模态和逻辑推理突破 大模型加速渗透产业核心场景 从通用竞争进入行业深耕阶段 [9][14] - AI创新聚焦将大模型转化为生产力工具 如百度文库发布GenFlow2.0支持百个专家智能体协同 秒哒平台0代码生成应用超20万 [14]
AI新业务收入破百亿,百度交出史上“AI含量最高”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