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万豪们悄悄清算行政酒廊
行业趋势 - 希尔顿逸林和万豪万怡等中高端国际酒店品牌正在逐步取消行政酒廊服务,部分新开业酒店已不再配置该设施[5][7][11] - 行政酒廊的取消呈现从"实质缺席"到"行业默认"的渐进过程,郑州东区希尔顿逸林、四川广安希尔顿逸林等酒店虽设计阶段配置酒廊但未启用[5][9] - 部分保留行政酒廊的酒店出现体验贬值现象,如下午茶品质下降、社交氛围弱化[12] 商业逻辑 - 行政酒廊曾是国际酒店品牌在中国市场"超配玩法"的核心,通过提供超出品牌定位的服务吸引会员并提升复购率[13][15] - 经济下行周期中,运营成本压力导致行政酒廊成为首批被削减的配置,杭州钱江新城万怡等酒店已永久关闭酒廊且不设替代方案[11][17] - 地产开发商财务压力加剧行业调整,富力、世茂等业主方推动新开酒店从设计方案开始削减非核心设施[24][25] 品牌战略 - 希尔顿正推动部分逸林酒店升级为"Hilton"正牌以获取更高溢价,如成都百悦龙泉驿和苏州吴中项目已完成品牌升格[28] - 洲际酒店集团采取分层会员制度管理行政酒廊使用,要求高级别会员满足年度房晚门槛以维持体验品质[29] - 外资酒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定位正回归全球标准,中端品牌如万怡、逸林逐步取消非标配的行政酒廊[18][32] 市场现象 - 酒店集团会员政策宽松导致行政酒廊人满为患,"万豪要饭白"、"希尔顿水钻"等现象反映高卡会员泛滥[19][22] - 部分酒店投资人认为行政酒廊成本效益难以量化,餐食酒水等资源分配效率存疑[22] - 行业出现"三无酒店"趋势,北京东三环希尔顿逸林等新开业项目同时取消行政酒廊、泳池和浴缸配置[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