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经济面临通缩压力,GDP平减指数连续九个季度同比为负,PPI连续33个月同比为负,价格端走低挤压企业利润 [2] - 中央政府多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行业响应"反内卷"信号升温,但当前缺乏强行政化措施,政策处于起步阶段 [2][15] - 历史供给侧改革行情(如2010年拉闸限电、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2021年双碳目标)显示政策驱动下相关指数和策略收益显著 [3][7][9][12] 2010年拉闸限电行情 - 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指标,各地拉闸限电,南华能化指数上涨27%,南华工业品指数上涨25%,沪深300指数上涨39% [3] - 主观多头策略私募产品平均收益21.26%,平均动态回撤3.39%,回撤修复天数约20日,产品相对沪深300平均贝塔0.28 [5] - FOF策略平均收益17.74%,复合策略平均收益16.44%,均表现优于基准 [6] 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行情 - 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钢铁、煤炭行业关停并转,房地产库存化解,沪深300指数上涨36% [7] - 量化CTA策略平均收益24.35%,量化多头策略平均动态回撤仅9.85%,回撤控制优势显著 [8] - 主观多头策略中头部20%产品收益超39%,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等行业长期受益 [8] 2021年双碳目标行情 - 双碳政策推动下,中证500指数上涨15.04%,南华商品指数上涨17.20% [9] - 主观多头策略平均收益19.55%,量化多头策略平均收益20.22%,量化CTA策略平均收益13.42% [12] - 电力设备、煤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行业行情顺畅,量化策略因估值上移和成交量丰富易获正反馈 [12] 当前反内卷行情对比 - 政策覆盖面更广,但缺乏强行政化措施,需求不足是根本原因,需消费政策支持提振数据 [15] - 行业自我调节能力若充足,政府可能不采取限电限产等强制手段 [15]
历史上“反内卷”行情期间私募产品表现如何?
私募排排网·2025-08-22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