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股市第三波大行情已到?
日经中文网·2025-08-22 10:56

存款迁移与资金流向 - 7月份中国居民银行存款减少约1万亿元 同时非银行存款增加2万亿元 显示资金正从传统银行体系流向非银机构[2][4] -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导致存款与理财等资管产品价差拉大 驱动居民存款向非银存款转移 大型银行1年定期存款利率低于1%[4] - 7月份A股证券账户新增开户接近200万个 同比增长7成 资金可能于8月开始流入股市[4] 股市表现与市值变化 - 中国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上证综合指数创10年来最高点 北京新兴企业市场指数同步创新高[2] - 2024年9月23日至2025年8月19日期间 上证综合指数上涨36%[7] - 当前上证综合指数为3728.0273点(8月18日) 较2015年泡沫时期最高点5166.350点低近3成[6][10] 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 - 2024年9月24日经济刺激政策出台 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及设定股票回购贷款额度等股价刺激措施[7] - AI热潮扩散(如DeepSeek登场)及国有企业重组成为买入对象 反内卷政策推动企业业绩恢复预期[7] - 国有企业股息率吸引力显著 中国工商银行股息率超过4% 高于定期存款利率[5] 杠杆与投资结构变化 - 上海市场融资余额超过1万亿元 接近2015年泡沫时期水平[11] - 投资渠道多样化趋势明显 与中国主要指数挂钩的ETF余额增加 同时投资香港股票、黄金及公司债等资产的ETF规模扩大[11] - 2015年泡沫期间杠杆交易激增 上海市场融资余额达1.3万亿元 场外配资余额5000亿元 银行金融产品规模8000亿元[9][10] 历史泡沫比较 - 2007年泡沫特征:上证综合指数达6092.057点 受经济高速增长、国企改革及股票投资热推动 崩盘契机为中国石油上市及雷曼危机[7] - 2015年泡沫特征:上证综合指数达5166.350点 由降息、政府救市措施、杠杆交易激增及国企重组推动 崩盘因限制杠杆交易政策引发[8][9][10] - 当前市场与2015年相似点:经济低迷背景下政府实施降息和股价刺激政策 推进国企大型重组 新兴股热潮及30-40岁中年投资者涌入[10] 资金潜力与中长期展望 - 2025年到期定期存款余额约105万亿元 2026年后达66万亿元 证券行业对中长期资金流入股市期待强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