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阿里云何时能到万亿估值?
雷峰网·2025-08-22 15:20

核心观点 - 阿里云估值迎来反转 由市场对电商业务的传统估值逻辑转向对云和AI业务的全面重估 背后是大势叠加组织调整的自然产物[1] - 阿里云估值从2023年2 8-3倍PS提升至4-5倍PS 机构预测其万亿估值最快2028年实现 摩根士丹利预测2027-2028年营收达2000-2400亿元[2][3][4] - 估值反转底层原因包括:公有云优先战略推动盈利结构改善 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增长 出海战略打开全球市场空间[10][12][28] 阿里云估值困境与反转 - 2023年市场对阿里云估值悲观 某国资机构仅给出2000亿估值 远低于公司预期 主要因营收增速放缓及盈利模式问题[5][6] - 2022-2023年阿里云营收增速降至个位数 因国内云厂商多采用定制化项目制模式 人力成本高 利润贴地 不同于海外30-40%毛利率的标准化模式[6][7] - 2023年9月公司推行"公共云优先"战略 调整组织架构 缩减亏损集成项目 2023Q3利润14 09亿元(同比+44%) Q4利润23 64亿元(同比+86%) 盈利结构显著改善[10][11] AI驱动价值重估 - AI算力需求打破云市场增长乏力局面 IDC数据显示2024下半年中国公有云增速17 7% 阿里云2025Q1营收增速17 7%为13季度新高 AI业务连续七季度三位数增长[14] - 阿里云在GPU算力争夺中表现活跃 2023年三次签署13亿元算力订单 2024年初发布3800亿资本支出 在汽车和大模型领域获OPPO、百川智能等客户 约定被投企业Kimi 50%GPU用量需采购阿里云[16][18][19] - AI推动商业模式向平台化进化 通义千问开源策略及魔搭社区降低开发门槛 依托400万客户基础 重点孵化AI应用标杆案例(如雷鸟创新) 加速生态建设[20][22][25] 出海战略进展 - 2024年阿里云提升出海战略优先级 成立新加坡办公室 组建专项团队服务中企出海客户 与海外本地团队分工明确 春节后动作密集[28][29] - 出海顺应当前中企出海趋势 并利用外资云(AWS、微软云)内部动荡机会 以价格优势(低至2-3折)和关系经营迁移携程、网易、比亚迪等客户 网易订单规模约10亿元[34][35][38] - 品牌影响力和宏观环境仍是挑战 现阶段海外本地客户多依赖投资关系(如印尼GoTo) 欧美市场拓展受限 团队曾从150人收缩[40][41] 资本市场认知变化 - 市场参照Oracle转型案例 阿里云通过构建大模型能力、应用平台生态及AI服务输出 估值逻辑从硬件转向服务 向微软、Oracle等平台型企业靠拢[42][43] - 阿里云估值反转对阿里及中概股均有提振作用 投资者认为"重估阿里云就是重估阿里 重估阿里就是重估中概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