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场新人,第一笔工资到账后,记得去查这些!
蓝色柳林财税室·2025-08-23 18:04

个人所得税政策与计算方法 - 工资薪金所得包括个人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及其他相关所得 [5] - 个人所得税采用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 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计算公式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6]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包含累计收入减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及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6]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 预扣率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从3%到45%不等 具体为:不超过36000元部分3%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部分10%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部分20%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部分2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部分30%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部分35% 超过960000元部分45% [6] - 随着累计收入增加 纳税人可能适用不同预扣率 导致每月应预扣预缴税额变化 [6] 专项扣除与附加扣除项目 -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国家规定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8] - 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及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等7项 [8] - 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 扣缴义务人可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7] 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功能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可查询综合所得的收入和已申报税额 包括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类型 [10] - 可查看扣缴义务人基本信息(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申报日期、税款所属期及本期扣除详情(专项扣除及其他扣除) [11] - 提供当期预缴税款计算明细 包括累计收入与扣除详情、税率/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等数据 [12] 个人所得税申报风险提示 - 需核查是否有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收入申报记录或未入职公司申报记录 [13] - 若存在"被收入"或"被任职"情况 可通过批量申诉功能选择"目前在职""从未在职"或"曾经在职"类型进行处理 [13] - 对于选择"从未在职"的纳税人 若确实从未在该单位任职 可选择该单位全部收入纳税明细后发起批量申诉 [14] 职工医保与城乡居民医保区别 - 参保人员不同:职工医保参保对象为有单位的职工及灵活就业者 城乡居民医保覆盖除职工医保应参保人员外的全体城乡居民 [23] - 缴费方式不同:职工医保按月缴费 城乡居民医保按年缴费 职工医保缴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城乡居民医保采用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方式 [24] - 待遇保障不同:职工医保缴费更高 报销比例相应更高 且职工医保包括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城乡居民医保则取消个人账户 全部纳入统筹账户 [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