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抽成调整政策 - 滴滴宣布年底前将每笔订单最高抽成上限从29%降至27% 超出部分随单返还 对完成50单以上司机保障月均抽成不超过25% [7] - T3出行宣布订单抽成比例最高不超过27% 并将26%-27%抽成订单占比从21%降至17% 对完成50单以上司机保障流水抽成上限不超过25% [6] - 曹操出行将APP和小程序订单抽成上限从22.7%下调至22.5% [7] - 高德打车推动80家合作平台抽成上限不超过27% 信息服务费上限降至9% 通过减免佣活动推动综合成本降低2% [7] 司机收入影响分析 - 北京全职司机月流水9000-10000元 净收入约6000元 抽成下降2个百分点后月收入仅增加约200元 [2][8] - 三四线城市司机月流水约5000元 抽成下降后月收入差异仅约100元 [8] - 短途单收入微增但长途单收入可能减少 每公里收入从2元降至更低水平 [8] - 特惠单占比过高导致实际收益有限 有司机反映35单中30单为特惠单 [2] 行业竞争格局与运营数据 - 全国日活跃司机达800万人 较疫情前300万大幅增长 订单总量4600-5000万单 日均单司机仅5-6单 [19] - 苏州市Q2网约车单车日均订单13.86单 日均营收322.58元 37%车辆订单不足10单 [12] - 珠海市网约车司机超6.5万人 日均单数仅12单 实际月均收入约4000元 [12] - 深圳市网约车人证发放量超34万张 日均单车订单12.4单 [12] - 海口市36.1%网约车日均订单不足5单 扣除抽成后流水200-280元 [12] 监管政策与法律框架 - 新《反不正当竞争法》10月生效 禁止强制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 禁止算法强制司机接一口价订单 [13] - 《价格法(修正案)》将服务领域低价倾销纳入监管 要求平台设定价格底线 [13] - 上海要求年底前合规率达80%以上 西安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 [12] - 宁波、鹰潭、开封等地要求停止低价竞争 清远市对滴滴、花小猪、高德进行约谈 [12] 平台盈利与战略转型 - 抽成下降2个百分点对企业利润造成明显压力 网约车业务本身利润率不高 [10][20] - 平台将转向精细化运营 控制总部成本、减少补贴、研发降本增效 [10][20] - 增量空间转向出海市场(如滴滴在拉美扩张)和细分场景(租车、企业出行等) [10][20] - 行业现有近390家平台 活跃平台约30家 预计最终将保留4-5家 [29] 行业发展趋势 - 供给过剩是司机收入下降核心原因 需通过政策约束价格战和行业出清 [19] - 行业正从技术驱动转向成本重构模式 需平衡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应用下的效率与成本 [25] - 中长期价格可能下降 规范化后单均成本降低且订单增多 [31] - 监管将加强数据动态监测 要求平台优化流程而非依靠"阴阳账单"违规获利 [33]
网约车集体降抽成,司机每单多赚几毛钱
吴晓波频道·2025-08-24 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