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上海商场正积极转型拥抱银发经济 通过提供社交空间、适老化业态和专属折扣等措施 成功吸引老年消费群体 有效提升工作日客流和销售额[17][28][43] - 老年群体展现出强劲消费力 源于稳定的退休金收入(上海中位数5000元/月)、无负债财务状态及高度闲暇时间 其消费行为呈现年轻化趋势[53][55][29] - 商场供给过剩背景下(上海人均商业面积达东京近5倍) 银发经济成为重要增长点 预计2038年中国退休人口将超过劳动力人口 催生结构性市场机遇[79][87][101] 消费行为特征 - 老年人成为工作日商场主力客群 集中在10:30-11:30时段进行首波消费 有效填补传统淡季客流[8][26][51] - 消费场景多元化:星巴克社交聚会[7]、KTV上午场欢唱(原价167元优惠至79元)[44]、宜家周二"9.9畅饮"相亲活动[27]、电玩城游戏[30]、二次元快闪店购物[32] - 消费偏好年轻化:主动尝试星冰乐[36]、火锅麻辣口味[37]、异国料理[38] 并热衷拍照打卡等社交行为[39] 商场运营策略 - 推出定向折扣政策:上海真如环宇城MAX联合银联推出社保卡长者7折优惠 覆盖40家餐厅 参与品牌业绩提升10%-20%[45][46];长宁龙之梦对50岁以上人群提供8.8折[48] - 优化空间布局:设置中庭休息区[24]、引入按摩养生等适老业态[28]、将首层黄金位置调整为二次元活动区[84] - 延长消费时长:老年人平均停留时间超过年轻人 形成"餐饮+娱乐+社交"全天候消费链条[52][26] 老年群体经济基础 - 上海退休金中位数达5000元/月 前10%群体超过8000元/月 相当于税前11000元薪资水平[54] - 无房贷车贷压力 子女抚养已完成 可支配收入占比高[55] - 低龄老人(60-69岁占比50%)健康率达65.5% 部分通过兼职补充收入(如商场服务员、地铁助力车运营)[63][73] 行业发展趋势 - 上海商场密度达每8万人1家 远超东京(每20万人1家) 2025年预计新增商业面积超300万平方米[79][80] - 银发经济产业链快速成熟:从"百元一日聚"(含两餐20道菜+KTV活动)[91]到日本式老年主题乐园综合业态[102] - 退休人口年增长率2.6% 显著高于在职人口负增长(-1.7%) 2038年退休人口规模预计超越劳动力人口[87][89]
老年人正在成为上海商场最大金主
虎嗅APP·2025-08-24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