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贷“国补”倒计时!机构何以借势拓增量?
券商中国·2025-08-25 12:00
政策核心特点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9月1日实施 仅对贷款中"真正用于消费的部分"提供精准支持 与过往整笔贷款贴息模式有显著区别 [1] - 政策要求金融机构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资金流向 确保贴息资金直达消费商户 [1][2] 实施机构与技术准备 - 首批贷款经办机构包括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选择标准基于全国性经营范围和客户规模 [2] - 机构需升级信息系统以实现消费信息精准识别 部分机构需进行技术改造以监测资金使用途径 [2][3] - 政策落地需尽量减轻用户侧操作负担 同时明确向用户展示补贴来源和利率水平 [3] 行业影响与机构布局 - 政策覆盖4家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按2024年末资产规模排名前4)及19家商业银行 [4] - 现金贷产品因资金流向监测困难难以享受贴息 场景贷成为政策落地主要方向 [4] - 消费金融公司预计政策将大幅拓展业务规模 行业正积极准备场景贷布局 [4] 场景贷发展趋势 - 消费金融公司场景贷主要集中在3C(16家)、家电(16家)、家装(14家)、旅游(14家)等低频消费场景 并逐步向高频消费场景渗透 [6] - 贴息政策降低贷款利息 为消费金融公司拓展场景合作提供成本空间 [6] - 行业更倾向与头部渠道和大宗消费场景合作 以实现快速业务上量 [6] - 银行需加强场景贷业务拓展 消费金融公司可发挥灵活性优势开发多元精细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