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通缩“日本化”?
中国经济通缩压力与价格竞争态势 - 中国GDP平减指数连续9个季度下滑 4~6月同比下降1.3% 创历史最长下滑纪录 与日本2011年同期下降1.4%的水平相当[2][5][7] - 外卖行业陷入激烈价格竞争 美团、饿了么与新进入者京东集团展开顾客争夺战 京东投入100亿元 阿里巴巴宣布投入500亿元用于降价资金[4] - 餐饮业收入增长显著放缓 7月同比仅增长1.1% 反映家庭节约意识扩散至餐饮消费领域[5] - 奢侈品与高档消费品出现大幅降价 上海市内高档白酒打8折出售 北京折扣店半价销售欧美奢侈品箱包[5] - 政府政策加剧需求下降 5月中旬修订节约条例 禁止官员在接待中使用高档烟酒 加速白酒等产品需求萎缩[5] - 三家企业于8月1日宣布停止过度价格竞争 免费提供活动减少 但优惠券发放持续以防止顾客流失[5] - 经济通缩压力源于需求增长乏力与企业产能过剩 专家指出消费蛋糕有限导致需求争夺竞争持续[5] - 中央财经委员会于7月1日会议确认将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显示领导层对通缩趋势保持警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