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构建了一套基于微观主体和衍生品数据的实时汇率预期监测体系,通过七个关键指标从不同维度捕捉市场预期变化,以把握人民币汇率的短期走势[1][9] - 汇率预期具有反身性和异质性特征,短期波动受风险溢价驱动,需多维度跟踪市场情绪变化[2][15][16] - 当前人民币汇率预期从升值逐步收敛至中性,波动率处于历史低位,需关注均值回复可能性[19][24][56][62] 汇率预期监测指标体系 NDF与CIP掉期差(反映高风偏境外机构预期) - NDF隐含升值幅度从6月的2.13%收窄至8月中旬的1.50%,显示预期逐步收敛[19][20] - 经利率平价和中长期预期调整后,"NDF掉期点-CIP掉期点"从4月+2.11倍标准差降至6月-1.57倍标准差,8月回升至-0.26倍标准差[19][21] - 该指标预测胜率较高:低于-0.8倍标准差时,未来一周/半月/一月升值概率达71.2%/71.0%/69.2%,2020年后进一步提升至74.9%/74.5%/73.8%[19][22] 离岸与在岸价差(反映广谱海外预期) - 价差为正且超过历史50%分位时,贬值预测胜率达75.6%(一周)、73.3%(半月)、67.3%(一月)[24][26] - 4月中旬价差达-432pips(历史分位24.5%),释放强烈升值信号;8月价差回落至57.9pips,处于45%历史分位的中性区间[24][27] 结售汇族类指标(反映进出口企业预期) - 2025年7月银行即远期结售汇顺差456亿美元,超近十年季节性区间上沿80亿美元,结汇率回升至63.3%[29][30] - 远期结售汇对冲比率之差回升2.9个百分点至5.3%,显示企业升值预期[29][30] - 外币收付款与结售汇顺差轧差快速收敛至87.7亿美元,表明结汇意愿增强[29][31] - "远期结售汇对冲比率之差"预测效果最佳,未来一/两/三月升值概率达71.2%/63.6%/61.8%[29][32] 沪金溢价(反映国内居民预期) - 截至8月21日隐含汇率7.16282,低于实际USDCNH汇率7.1815,显示升值预期[34][35] - 5-8月国内黄金ETF净流出51.33亿元,对冲贬值需求降温[34] - 2020-2025年期间,该指标预测未来一/半月/月升值概率为55.1%/57.5%/55.1%[34][35] 风险逆转期权(反映衍生品市场预期) - 1个月期USDCNY期权隐波从4月5.5%降至8月2.28%,处于近三年5.4%分位低位[36][56] - 波动率曲线呈现"左偏斜",市场对6个月内人民币看涨[36][38] - 隐含汇率区间显示:68%概率波动范围[7.1322,7.2264],95%概率范围[7.0850,7.2736][36][39] - 升值信号存在反向指引特性,释放升值预期后实际贬值概率达71.6%(一周)/70.2%(半月)/71.5%(一月)[36][39] 期权中性概率RND(反映衍生品市场预期) - 6-8月USDCNH预期中枢经历"先左移、后右移、再左移"三阶段运动,对应人民币预期先升温后回落再回升[41][43] - 2025年4月以来多数时段市场存在升值预期,但预测胜率相对较低(51.6%-59.3%)[41][43] 彭博一致预期调查(反映金融机构主观预期) - 2025年4月为分水岭:USDCNY未来3个月预期从1-4月的7.32-7.39贬值区间,转为5-8月的7.16升值预期[44][45] - 对未来12个月预期从4月7.45上修至8月7.11[44][45] - 历史胜率显示USDCNH预期准确性优于USDCNY,3/6/9/12个月胜率分别为43.5%/43.7%/51.6%/47.5%[44][47] 汇率波动特征 波动率变化 - 在岸/离岸3个月历史实际波动率分别降至1.73%/2.38%,处2016年以来7.0%/1.6%分位极低水平[56] - 1年期USDCNY期权隐波2025年累计下行192BP,超过2022-2024三年累计上行幅度189BP[56][62] - 波动率风险溢价从4月高位快速收敛,8月中旬降至1.0%以内[56][61] 季节性特征突破 - 8月隐波通常较7月提升0.6个百分点,但2025年8月1月期隐波创2.5%的九年新低,低于2016-2024年最小值4.4%[56][66] - 当前1年期隐波处于近三年-1.90倍标准差,接近2016年下沿区间[69] 均值回复风险 - 历史六轮低波周期(2017年7月等)均在触及-2倍标准差后波动率放大,且均发生于下半年[69] - 若波动率反转,套息活动及企业持汇意愿、银行掉期、NDF套利等均可能受冲击[14][72]
【广发宏观陈礼清】观测汇率预期的七个切面
郭磊宏观茶座·2025-08-25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