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纵深推进 - 费率改革从"管理费用-交易费用-销售费用"三阶段推进 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次强调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 [2] - 改革从降费让利转向机制重构 旨在破除规模崇拜与渠道依赖 构建管理人、销售渠道与投资者利益共担的新范式 [2] - 全市场超3500只公募基金降低管理费用 累计为投资者节省数百亿元成本 [3] 浮动费率基金发展态势 -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募资258.65亿元 平均募集规模约10亿元 显著优于年内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整体水平 [3] - 截至8月22日 景顺长城成长同行等6只基金成立至今回报超15% [3] - 第二批浮动费率基金发行提速 易方达价值回报和中欧核心智选募集金额均超20亿元 [4] - 第二批产品投资策略更多元 出现聚焦行业或主题的产品如建信医疗创新等 华泰柏瑞制造业主题混合将降档阈值调整为"跑输2个百分点" [4] - 浮动费率产品将从试点转向常规审批 可能从主动权益产品拓展至"固收+"基金 [5] - 监管要求头部公司发行1只固定费率产品需配套2只浮动费率产品 [5] 销售费用改革预期影响 - 销售费用管理规定将公开征求意见 包含统一调降销售服务费率、下调机构端尾随佣金、全面取消直销渠道销售费用等措施 [6] - 销售费率下调可能导致基金业务相对优势短期降低 但长期各类业务降费影响将拉平 [6] - 改革将推动销售渠道更加重视基金保有量和留存率指标 对销售团队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6] - 客户可能因交易成本降低而提升交易频率 [6] - 基煜基金调整产品结构 从固收类向多资产、权益类产品转型 加大对低波含权产品研究力度 [7] - 销售费用改革将倒逼行业从卖方销售驱动转向买方投顾模式 以投顾服务费为核心收费模式 [7] 费率改革解决行业痛点 - 解决利益错配问题 浮动管理费模式将管理人收入与投资业绩捆绑 实现从规模导向到业绩导向 [8] - 解决潜在利益冲突 交易费用改革规定研究费用与交易佣金分离 使研究和交易成本更清晰 [9] - 解决销售驱动问题 销售费用改革推动卖方销售向买方投顾转型 使销售渠道利益与客户资产长期增值保持一致 [9] - 行业降费具有内生动力 低费率指数基金吸引力增强 投资者成本敏感性提升 [10] - 费率改革可减少投资者投资成本 缓解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现象 推动行业回归资产管理本源 [10] 费率改革下半场重点 - 改革核心转向重塑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的行业新生态 [11] - 鼓励多元化费率模式探索 包括"固定管理费+业绩报酬"及与规模挂钩的阶梯费率机制 [11] - 需配套考核评价体系改革 将长期业绩、投资者回报、风险控制等指标置于核心位置 [12] - 培育成熟买方服务生态 基金公司与销售机构需投入资源于投顾能力建设与投资者教育 [12] - 改革需摒弃"一刀切" 采用"分类施策、系统配套、培育生态"的精细化思维 [12]
再迎实质性突破!从“降费让利”到“机制重构”,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进入深水区
券商中国·2025-08-25 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