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海松资本在硬科技投资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自去年年中以来9家被投企业实现IPO 包括晶泰科技 黑芝麻智能 闪送 地平线机器人 正力新能 药捷安康 曹操出行 屹唐股份和维立志博 分别在A股 美股和港股上市 [2] - 投资业绩集中爆发体现产业投资方法论的价值验证 公司以风格鲜明的产业投资逻辑在硬科技深水区获得业界认可 [2][3] - 公司坚持"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的投资理念 对深度研判项目敢于重仓并提供全周期陪伴 规避缺乏长期价值的风口 [6] 投资业绩表现 - 成立8年来累计投资100余家科技企业 其中超20%被投企业成功IPO 近1/3项目已实现退出 [5] - 2018年美元一期基金DPI超过1.5 2019年美元二期基金DPI达到2 均处于行业优秀水平 [5] - 2023年6月进入退出期的人民币一期基金已实现近50%本金退出 [5] - 屹唐股份项目获得超过20倍投资回报 成为半导体投资领域佼佼者 [8] 投资策略与方法论 - 采用"哑铃型投资策略":一端锚定行业龙头企业战略投资 另一端挖掘产业链上下游早期优质项目 形成"龙头引领+潜力股培育"格局 [11] - 半导体领域实行"行研驱动的长期投资策略" 构建"一横三纵"布局体系:横向布局芯片设计 制造设备 先进封装等细分领域 纵向聚焦人工智能 智能汽车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三个垂直领域 [13] - 新能源领域与中科院物理所等顶尖科研院所合作 从基础研究阶段介入推动产业化落地 [14] - 被称为类产业资本 既具备传统CVC赋能优势 又突破模式局限 能为被投企业提供产业资源而不产生立场绑定 [15] 标杆案例深度分析 - 屹唐股份作为第二大机构股东 通过全周期陪伴推动订单增长 关键技术攻关 供应链自主可控和管理团队补强 最终助力科创板IPO [8] - 地平线机器人投资体现"选人 选赛道 选时机"理念:创始人余凯具备技术能力与商业化思维 智能驾驶赛道拥有千亿级市场空间 2018年投资时处于产业变革前夜估值合理 [15][16] - 同时投资地平线机器人和黑芝麻智能并参与董事会 打通汽车智能芯片关键技术链路 [17] - 地平线机器人创始人评价海松提供远超财务投资的多维支持 是公司最关键股东之一 [17] 战略转型与未来布局 - 管理规模超过250亿人民币 但不以盲目扩大规模为目标 [19] - 未来三年重点关注并购重组和科技出海两大结构性机会 [21] - 半导体行业存在并购整合机会 优质中小企业将被龙头企业收购 [22] - 科技出海是高科技产业全球跃迁 实现从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输出 中国科技海外市场仍有60%-70%待开发空间 [22] - 2023年开始战略转型:将控股型投资置于核心位置 通过产业并购整合驱动产业结构优化 对少数股权投资坚持"优中选优"原则 [23] - 已在海外系统性扫描优质标的 并与地平线机器人成立"地平线海松AI生态基金" 与晶合集成 北方华创等半导体头部企业深度联动 [24] 团队与基因优势 - 团队成员大多有相关产业从业经历 积累行业Know-how和实战经验 [19] - 创始人陈立光拥有20多年硬科技领域深耕经历 从创业到投资完整见证多个技术迭代周期 [19] - 投资终极目标是为产业赋能创造真实价值 认为产业价值达成时财务价值自然随之而来 [19] - 将创业精神注入团队基因 保持开疆拓土锐气与扎根产业静气 [19]
硬科技投资的“海松范式”,一年9个IPO背后的产业深耕之路
投中网·2025-08-26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