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前高管涉贪1.4亿,创下大厂贪腐新纪录
凤凰网财经·2025-08-26 21:26

文章核心观点 - 互联网行业贪腐案件频发且呈现高金额、团伙化、年轻化、基层化趋势 涉及运营、电商、流量分配等关键业务环节 [2][3][4][5][6][7][8][10][11] - 行业反贪力度持续加强 通过数字化风控、周期化公示、法律追责等手段挽回损失 但部分公司基于资本市场和业务合作考量选择低调处理 [10][11] 案件细节与模式 - 快手前电商服务商运营中心总经理冯典利用职权漏洞 与供应商勾结侵吞1.4亿元补贴资金 通过空壳公司转移并兑换比特币洗钱 [2][3][4] - 饿了么前CEO韩鎏两年内通过物流配送供应商准入权限收受贿赂4000万元 平均单次受贿超130万元 [4][7] - 幻方量化前市场总监与券商人员利用交易返佣违规获利1.18亿元 [5] - 运营岗位成为贪腐高发区 某短视频平台运营人员通过主播账号管理权限索取财物300万元 [6] 行业贪腐特征 - 海淀区检察院五年内处理互联网贪腐案件943件 占比总商业腐败案件75.26% [6] - 基层人员涉案比例达82.9% 总监及以上级别仅占17.1% [8] - 20-40岁群体涉案占比73.7%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1.4% [8] - 贪腐手段包括关联交易、数据泄露、虚假申请、虚拟货币洗钱等 [3][4][7] 企业应对策略 - 腾讯、京东等公司通过周期化公示案件起到警示作用 [10] - 互联网公司引入数字化风控手段 五年内海淀检察院追缴赃款2.8亿元 [10] - 部分企业因股价和业务合作考虑对重大案件选择保密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