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并不知道高利贷陷阱如此普遍
虎嗅APP·2025-08-27 08:01
行业现状与问题 - 网贷平台通过强制绑定会员费、担保费、服务费等隐藏费用,使实际年化利率从表面5.4%升至30%以上 [3][4][7] - 法律仅保护年化利率24%以内的贷款,超过36%部分无效,24%~36%为灰色地带 [5][6] - 行业存在大量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高利贷"和"暴力催收"的搜索词分别达394,070条和844,367条,远超电商购物类投诉 [13] 监管政策与影响 - 2025年4月3日发布《助贷新规》,要求所有费用计入综合年化利率且不得超过24%,2025年10月1日正式执行 [9][10][11] - 监管导向行业回归"合理利率+透明收费",推动尾部机构出清,全国已有超300家小贷公司因违规被清退 [20][21][22] - 新规促使头部平台集中市场份额,蚂蚁、京东等以24%内客群为主的公司受影响较小 [21] 机构应对策略 - 消金及助贷机构探索"贷款+会员权益"、"贷款+公证"等模式变相维持高利率,例如分期乐APP的星享会员提供借款审批指南、打车券等服务 [28][29][30] - 部分机构推出信用风险检测服务(如海尔够花APP定价39.9元/月),但实际用途与金融活动无关 [31][33] - 头部平台通过API导流36%客群至其他平台,分润比例约3% [35] 资金供给变化 - 城商行、民营银行原是36%资金主要来源,现出现"巨量短缺" [38][39] - 部分小贷公司及信托公司尝试绕开监管提供24%以上利率资金,但信托公司已被纳入新规监管范围 [42][43] - 资金成本上升,乐信等平台二季度资金成本受新规影响增加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