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基金市场现状与格局 - S基金被视为盘活存量资产的重要解药 多个省份近期纷纷成立S基金 央行等七部委8月5日联合发文提出发展创业投资二级市场基金[4] - S基金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国有资产不得流失的铁律与S基金普遍要求20-30%折扣之间的冲突 国资背景买方占比高达70% 市场化S基金不足10%[4][9] - 国资买方普遍采用"平进平出"定价策略 至多接受原始投资成本或八折价格 几乎不接受溢价交易 因超出投资成本的溢价部分难以判断[10] S交易定价难点与挑战 - 早期基金份额定价困难 需将组合拆开逐个判断项目状态 工作量不亚于直投 存在多年未融资但靠自有资金运转的优质项目与濒死项目并存情况[10] - S基金市场追求"极致的确定性"和"极致的捡漏" 偏好即将报会或处于锁定期的上市项目 对成长期资产包接受度低[14][15] - 国资交易流程存在特殊性 国资S基金接国资GP份额最通顺 涉及民资GP时流程非常繁琐[11] 原子创投S交易案例细节 - 交易耗时300天 从2023年6月底开始至2024年4月初完成交割 涉及国资LP卖方与市场化S基金买方博瑔资本[5][25] - 资产包包含26个早期硬科技项目 账面浮盈较高项目达10倍 较低为3-4倍 后续投资人包含国资及知名市场化基金[18] - 买方进行了长达三四个月的尽职调查 深入访谈5个最具希望的项目 采用直投逻辑进行S交易评估[18][19] 国资合规与市场化定价平衡机制 - 创新采用"三方制衡"解决方案:第三方评估机构由国资LP聘请确定估值区间 买卖双方充分博弈形成价格共识 最终通过上股交"招拍挂"流程确保合规性[22][23] - 评估机构需保持中立 出具过低估值报告将被追责 股交流程为交易合规性提供最终背书 证明价格通过公开市场竞价产生[23][24] - GP需垫资先行购买份额 原子创投动用员工工资等运营资金承担过渡期风险 整个流程如走钢丝般战战兢兢[28] S交易成功关键因素 - 多方信任与合力:国资LP既懂合规又懂市场 市场化买家专业诚信且愿承担风险 GP不计得失投入协调[29] - 买方博瑔资本将基金定义为有爆发力的成长性资产 愿意在获得超高回报时与GP分享超额收益[27] - 交易探索了早期基金S份额估值新方式 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经验 未来S基金市场潜力巨大因2014-2015年大量政府引导基金面临退出需求[30]
复盘一笔耗时300天的VC涉国资S交易
36氪·2025-08-27 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