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为高管:世界上根本没有免费的东西
半导体芯闻·2025-08-27 18:40

华为车BU合作模式 - 华为车BU与车企合作模式包括部件、单智(智舱或智驾)、双智(智舱和智驾兼具)、全栈等多种模式,合作深度依次递增[2] - 全栈合作模式下,华为从IPD到IPMS全过程"陪跑"车企,覆盖产品定义、设计、制造到营销全环节[2] - 奥迪是华为智驾合作的第一个外资品牌,但未来还会有第二家、第三家外资品牌加入合作[6] 乾崑智驾技术与发展规划 - 乾崑智驾品牌命名源于华为logo不能贴在车上,需独立品牌标识[5] - 匹配一款车型的智驾系统最快需6~9个月[6] - 搭载乾崑智驾的车辆已达100万辆,且ADS 4即将大规模上车[2] - 公司未设定明确商业化目标,坚持长期投入,不追求当期盈利[7] 智驾技术路线与行业观点 - 华为不认同VLA(视觉-语言-动作)技术路线,认为WA(世界-动作)模型才是终极方案,通过视觉、声音、触觉等信息直接控制车辆[3][9] - 自动驾驶行业未来将进一步汇聚,因技术依赖数据驱动,需大量数据、算力和算法支撑,公共智能化平台将更重要[10] - 智驾本质是提供"数字司机",追求零事故零伤亡,差异化较低,溢价取决于用户感知价值[11] 辅助驾驶商业化观点 - 辅助驾驶功能不可能免费,研发投入需通过车价或未来收费覆盖,免费策略实为转移支付方式[3][12] - 功能包定价高可保障长期迭代和维护,提升用户体验周期;低价购买可能导致短期失效,实际成本更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