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尊湃窃密华为海思芯片技术,一审判决生效!
是说芯语·2025-08-28 15:34

案件判决与法律影响 - 尊湃侵犯华为海思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生效 14名被告十日内均未提起上诉 [1] - 被非法获取的技术信息估值达3.17亿元人民币 [1] - 14名被告均被认定犯侵犯商业秘密罪 主犯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其余人员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至三年或缓刑 罚金总额达1350万元 [1][6] - 判决书首次将"90%技术密点重合"明确写入定罪条款 为类似案件审理提供重要参考 [7] 技术窃取细节与手段 - 原海思射频芯片开发部门负责人张琨离职后联合4名前员工创立尊湃 通过高薪、股权利诱招募7名海思在职或离职员工 [2] - 非法获取海思公司40余项核心技术信息 涉及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尖端领域 [2] - 窃密手段包括截屏、抄录、微信传输 具体行为包括将电路图隐藏于手机相册、核心算法拆分成小文件通过智能手表带出、手抄代码于笔记本等 [5] - 窃取技术直接用于尊湃公司芯片研发 [2] 公司背景与融资情况 - 尊湃通讯成立于2021年3月 宣传语为"打破垄断 创造中国芯" [3] - 成立仅两个月获得高榕资本1亿元人民币投资 公司估值两年内翻倍至10亿元人民币 [5] - 投资人看重团队清一色"华为背景" 无人在意研发周期异常缩短的问题 [5] 研发成果与异常表现 - 芯片研发一般需至少三年 但尊湃成立不到两年即宣称成功研制Wi-Fi 6芯片 [3] - 华为工程师测试尊湃样品时发现代码错误与华为早期版本如出一辙 [5] - 团队在芯片第一版测试成功后恐慌性删除数据并紧急修改出第二版 更换手机、清空服务器并伪造离职记录以掩盖证据 [6] 经济损失与行业影响 - 华为为Wi-Fi 6/7技术投入研发费用高达9亿元人民币 [6] - 技术泄露导致华为在Wi-Fi 7国际标准谈判中让步 中国企业专利池分成减少15% 相当于每年损失1亿多美元 [6] - 高通于2023年初关停上海Wi-Fi 7研发中心 资料当场销毁 数月后在美国抢注两项与窃密技术高度重合的Wi-Fi 7关键专利 [6] - 警方冻结尊湃用于量产芯片的资金9965万元人民币 [6] 最终处置 - 尊湃通讯公司被直接解散 所有技术资料被全部销毁 [6] - 主犯张琨出狱后五年内被禁止从事芯片相关工作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