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三机场建设背景与意义 - 沪苏南通新机场公司成立 上海机场集团持股51% 南通城建集团持股49% 标志着上海第三机场进入实质推进阶段[4] - 上海第三机场规划为4F级 设计年旅客吞吐量近期达4000万人次 超过部分中西部省会机场[5] - 上海现拥有浦东和虹桥两大国际机场 年旅客吞吐量合计1.24亿人次 位居全国第一 全球排名第三 仅次于纽约和伦敦[9][11] - 上海与北京、广州共同获批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属于"3+7+N"国际航空枢纽第一梯队 需增强洲际连接能力和全球辐射能力[12][14] 机场选址南通的原因分析 - 南通空域资源相对充足 且是连接上海与苏北的重要节点 可扩大上海对长三角的影响力[26] - 新机场选址距离浦东和虹桥机场均约100公里 距离适中 既能承接溢出资源又避免直接竞争[27] - 苏州因周边军民用机场密集 空域资源紧张 军民航飞行矛盾较大 建设机场存在较大难度[31] - 苏州周边已形成"环苏州机场群" 包括上海两大机场及苏南硕放机场 可直接享受现有航空资源[32][33] 长三角机场群发展现状 - 长三角地区机场密度全国最高 现有机场总量将达28座 加上规划中机场未来将增至32座[38] - 全国41座千万人次机场中长三角占8席 前十名占3席 机场能级普遍较高[42] - 长三角仅9个地市尚无机场 包括江苏苏州/镇江/宿迁 浙江绍兴/湖州 安徽马鞍山/淮南/淮北/铜陵[42] - 部分城市因靠近省会机场可享受溢出效应 部分因经济人口能级不足 个别受空域资源和周边竞争限制难以建设机场[43][44]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意义 - 机场布局体现城市群一体化和都市圈同城化趋势 上海第三机场落户南通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实践[17][20] - 长三角要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上海需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承担辐射和协同功能[21][22] - 南通正构建"轨道上的机场" 通过高铁/城轨/市铁等交通方式无缝对接上海两大机场 并连通苏州/盐城/泰州等地区[29]
中国第一个“三机场”城市,来了
虎嗅APP·2025-08-27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