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刚刚,“寒王”给火热的市场放了一记冷枪
凤凰网财经·2025-08-28 22:00

公司股价与市值表现 - 2025年8月底股价达到1587.91元,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取代茅台地位 [2] - 市值突破6643亿元,超越中芯国际并稳居科创板市值榜首 [2] - 创始人陈天石以1600亿元身家成为江西首富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 [49]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3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3亿元 [49] - 2025年全年预计营业收入50-70亿元 [4] - 2024年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6%,亏损收窄至4.52亿元 [52] - 2020-2024年累计扣非净亏损超50亿元 [58] 业务转型与技术发展 - 从IP授权模式转向云端AI芯片与智能计算集群系统 [36] - 2025年上半年99.6%收入来自云端产品线 [49] - 2024年推出7nm工艺思元590芯片,算力达512TOPS,能效比超越国际巨头 [52] - 思元590芯片性能对标英伟达A100但价格更具优势,获字节跳动等大厂采购 [52] 研发与团队变化 - 2023年研发人员从1205人减至752人,缩减超30% [46] - 2022年CTO梁军因商业化与技术路线分歧离职 [38][41] - 2015年实现首颗AI芯片流片测试成功,成为中国首个AI芯片架构原创突破 [11][14] 客户结构变化 - 2017-2018年华为收入占比超97% [29] - 2019年华为收入下降41.23% [33] - 近三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仍超80% [55] 行业环境与挑战 - 2022年12月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影响供应链稳定 [44] - 面临华为、摩尔线程、沐曦等国内竞争对手压力 [60] - 英伟达仍掌握全球技术和生态优势 [60] 融资与估值历程 - 2018年B轮融资后估值达25亿美元 [17] - 高盛将目标价调至1835元,看好未来三年AI芯片出货量 [50] 创始背景与早期发展 - 2010年陈天石与陈云霁在中科院30平米实验室启动AI芯片研究 [6][7] - 兄弟二人均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陈云霁23岁获博士,陈天石25岁获博士 [7] - 公司命名"寒武纪"寓意智能时代生命大爆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