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气勘探开发形势 - 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5540亿美元,同比下降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降,其中陆上投资3520亿美元(降8%),海域投资2020亿美元(增8%)[9] - 北美陆上投资1580亿美元(降10%),拉美及亚太海域投资1010亿美元(增9%)[9] - 全球新发现常规油气田210个,可采储量12.5亿吨油当量,非洲占比32%,深水-超深水领域储量占比45%[9][10] - 全球原油产量48亿吨(增1%),美洲、欧洲、中东地区增产,非洲、亚太、中亚-俄罗斯地区减产[10] - 深水原油产量3.7亿吨(增4.3%),页岩油产量7.7亿吨(增3%)[10] - 全球天然气产量40715亿立方米(增0.4%),致密气产量5774亿立方米(增1.5%),页岩气产量5652亿立方米(降3%)[12] - 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转型放缓,七大国际石油公司低碳资产交易金额92.4亿美元(降46%)[12]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进展 - 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超4000亿元,2019-2024年累计投资2.24万亿元,年均较2018年增48%[14] - 2024年完成探井2300口,新建原油产能1937万吨、天然气产能351亿立方米[14] - 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连续6年超11亿吨,天然气新增储量创"七年行动计划"新高[15] - 油气产量当量4.09亿吨,原油产量2.13亿吨(较2018年增2400万吨),天然气产量2465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860亿立方米)[17] - 海洋油气产量当量超8500万吨,页岩油产量超600万吨(增35%),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增5.5%)[17] - 深层超深层勘探获突破,塔里木盆地富满油田、顺北油气田等多口探井试获高产油气流[17][18][19] - 海域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陵水36-1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20][21] - 页岩油在松辽、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获突破,致密气在四川盆地落实多个千亿立方米级储量区[21][22] - 页岩气在四川盆地新增3个千亿立方米储量区,涪陵页岩气田累计探明储量超万亿立方米[23] - 提高采收率技术年增原油产量超3600万吨,化学驱、稠油热采等技术广泛应用[30] - 四大气区(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海域)天然气产量占比84.7%[31] - 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超1000亿立方米,其中致密气676亿立方米(增8.5%),页岩气超250亿立方米,煤层气138亿立方米(增17%)[36] 科技创新与装备发展 - 构建煤系全油气系统理论、复合陆缘盆地深层成藏理论等新地质理论[36][37] - 突破全节点高密度地震勘探、特深井钻完井、高温高压测井等技术[37][38] - 自主研发12000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175MPa电动压裂装备、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等装备[38][39] - AI技术应用加速,研发700亿参数昆仑大模型、油气藏动态仿真引擎等[39] 体制机制与政策支持 -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通过,明确鼓励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41] - 推进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培育多元市场主体[42] - 强化协调保障机制,解决用地、航道等产能项目限制[43][44][45] - 发布油气勘探开发行业标准264项,包括CCUS、海上风电融合等标准[51] 绿色低碳转型 - 主要油气企业新增光伏/风电装机超400万千瓦,新增储能55万千瓦[46] - 中国石油建设6个新能源基地,中国石化建成高比例绿电替代示范区[46][47] - CCUS项目年注入二氧化碳近300万吨,累计注入1473万吨[48][49] - 吉林油田CCUS阶段提高采收率25.5%,胜利油田CCUS日产油量从220吨升至394吨[48][49][50] 2025年发展展望 - 目标原油产量稳产2亿吨,天然气连续九年增产百亿立方米[52] - 聚焦深层、深海、非常规、老区"四大领域",加大风险勘探[52][53] - 推动页岩气、致密气、海洋油气等重点项目建设[53] - 发展万米深地理论、页岩油气体积开发等技术,提升数智化水平[53][54] - 推进油气与新能源融合,扩大CCUS项目规模[55]
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发展报告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