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青游戏背后,腾讯的逡巡与抉择
雷峰网·2025-08-30 12:26

文章核心观点 - 腾讯游戏战略重心转向"长青游戏" 聚焦平台型游戏以应对行业下行周期 减少在内容游戏和大世界赛道的投入 [5][31][43] - 长青游戏被定义为年流水≥40亿人民币 手游DAU≥500万 端游DAU≥200万的旗舰产品 目前有14款游戏符合标准 [6][7] - 公司通过社交基础 资源灌注和玩法更新维持长青游戏的代际生命力 形成玩家生态闭环 [11][12][15] 长青游戏战略背景 - 行业面临2020-2023年疫情红利期消退与版号寒冬的双重影响 导致2025年新作数量显著下滑 [7] - 中大型手游研发周期2-3年 2025年成为立项短缺影响最明显年份 爆款游戏稀缺 [7] - 腾讯仅14款游戏达到长青标准 包括《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旗舰产品 [7] 平台游戏运营模式 - 平台游戏具备多玩法体验 社交关系韧性和电竞生态闭环三大特征 [12] - 《和平精英》2025年春节DAU达8000万峰值 5月地铁玩法DAU超3700万 [13] - 社交基础使长青游戏具备周期穿越能力 玩家回流集中在春节暑假等节点 [11] 网易与腾讯战略差异 - 网易采用"玩家养成系"思路 如《蛋仔派对》锚定低龄用户群体 [16] - 腾讯采用"教育玩家"路径 如《元梦之星》提供长青游戏轻量化版本 为重度游戏导流 [16][18] - 《元梦之星》玩家流失可能转化为腾讯系其他游戏用户 形成体系内循环 [19] 内容游戏赛道挑战 - 二次元游戏要求团队具备高浓度二次元文化理解 文案美术能力优先于玩法 [26] - 内容游戏面临边际成本递增风险 需持续输出优质内容防止玩家流失 [26] - 腾讯通过投资布局二游赛道 控股库洛游戏(51.4%)等开发商 [27] 大世界项目挫折 - 四大工作室曾同步开发大世界项目 仅北极光《荒野起源》完成亮相 [27][28] - 北极光因资源倾斜至代号glow项目 导致《天涯明月刀》运营受影响 错失长青游戏评选 [30] - 逆战手游引入育碧人才遭遇开发流程水土不服 大世界玩法最终沦为点缀 [38][39] 射击游戏工业化 - 天美工作室重组为J1/L1/J3 对标动视三工作室滚动研发模式 [39] - 《三角洲行动》2025年7月DAU突破2000万 较4月1200万增长66.7% [41] - 射击游戏开发聚焦平台化工业化 管线技术仍落后海外一线厂商 [40] 行业周期变化 - 2025年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传统"卷内容赌爆款"模式胜率降低 [43] - 直播短视频挤压游戏时长 促使厂商转向SLG+小游戏等轻量化产品 [43] - 打磨工业化管线成为穿越周期的主要手段 长青战略从选择变为刚需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