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邦芳纶业务剥离交易 - 杜邦以18亿美元估值将芳纶业务(Kevlar®和Nomex®)出售给Arclin公司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交易[2] - 交易结构包括12亿美元税前现金收益 3亿美元应收票据及价值3.25亿美元的非控制性普通股权益(约占17.5%股份)[2] - Arclin为TJC投资组合公司 在三国拥有18个生产基地 产品涵盖尿素/三聚氰胺/酚醛聚合物等多元领域[2] 杜邦战略调整举措 - 通过交易优化产品组合并获得现金再投资 同时保留股权参与 实现三重收益[3] - 电子业务分拆计划将于11月1日完成 工业部门将并入杜邦公司 体现聚焦半导体/医疗/水处理等高增长领域战略[3] - 同步完成对杜邦帝人两家合资公司(日本DTPJ和亚洲DTPA)的股权收购 预计2026年2月交割[3] 全球芳纶产业格局变化 - 帝人公司同步精简芳纶业务 关闭荷兰生产基地以应对亚洲竞争压力[4] - 杜邦芳纶业务拥有1900名员工和5个生产基地 2024年净销售额达13亿美元 交易标志其60年代至今的芳纶时代结束[4] - 国内企业逆势扩产:中化高纤产能达8000吨/年 中石化仪征规划4000吨 盛邦新材5000吨投产 沣晟泰间位芳纶6000吨项目启动[4] 中国芳纶市场竞争态势 - 主要参与者包括泰和新材(对位/间位各1.6万吨)/超美斯/中芳特纤/仪征化纤等 行业呈现低端过剩高端欠缺格局[5] - 芳纶价格自2023年起持续下滑 泰和新材间位芳纶2024年上半年出现销量/收入/利润增长 对位芳纶仍下滑[5] - 泰和新材转向新能源车/智能穿戴/绿色制造等六大增量领域 芳纶涂覆隔膜和芳纶纸成为主打产品[7] 新兴应用领域表现 - 泰和新材安防与信息及新能源产业用品(芳纶系列)毛利率达32.63% 营收增长5.36%[7] - 子公司民士达2025年上半年营收2.37亿元(同比增长27.91%) 净利润6302.78万元(同比增长42.28%)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风电/光伏/储能/AI数据中心[8] - 中国新兴产业崛起推动芳纶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 开启新材料发展新周期[8]
一个时代落幕!杜邦,128亿出售业务,帝人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