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祛湿焦虑,让中国人交了多少智商税?
虎嗅APP·2025-08-31 11:06

祛湿市场热度与消费者行为 - 祛湿话题在社交平台浏览量突破8亿次 18-34岁女性用户是主力消费群体[4] - 新疆吐鲁番因接近80度高温成为祛湿圣地 吸引大批游客体验沙疗[4] - 电商平台宣称排湿毒的足贴月销过万 超市祛湿功效红豆薏米水销量直线上升[6] 祛湿市场规模与增长 - 祛湿相关产品市场规模接近680亿元[6] - 祛湿成为滋补类产品最受追捧功效 2019-2023年市场年均增长达213%[16] - 社交平台祛湿相关笔记达5.71万篇 其中10%为商业推广 预估投放金额达706万元[16] 产品形态与消费趋势 - 祛湿产品形成全品类矩阵:茶饮/袋泡茶/冻干粉/药丸/浓缩液/饼干/能量棒/面包/冰淇淋[16] - 瓶装祛湿水(500ml售价6-8元)占据商超饮料C位 因养生功效买单的消费者占65.5%[16] - 超过1/3的90后和00后不反感养生商业化 认为带有娱乐化和社交化属性[12][17] 行业竞争与供应链 - 红豆薏米水品类已有近20个品牌 具备自主生产能力的仅4家[19] - 行业缺乏统一官方标准 准入门槛低 提供第三方功效检测的产品不足四成[18] - 多数品牌依赖贴牌代工 行业处于跟风模仿缺乏规范的初级阶段[19] 消费者心理与营销策略 - 祛湿被赋予情绪寄托功能 长痘/失眠/便秘等均可归结为湿气原因[19] - 维生素B族补剂因症状相似被标榜为调理湿热体质 日本美白薏仁产品进入中国变为排湿神器[18] - 资本将湿气概念作为流量密码 市场分化为智商税派和体验派两极[18] 历史背景与代际差异 - 养生焦点从温饱年代进补转向物质丰裕后祛湿祛火[22] - 90/00后渴望明确治疗步骤 祛湿因直观性和体验感更易被接受[23][24] - 与传统冬病夏治理念不同 现代年轻人倾向于自我诊断和标准化解决方案[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