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混合键合与TCB,先进封装两大热门
半导体行业观察·2025-08-31 12:36

先进封装驱动后端设备市场增长 - 后端设备总收入预计从2025年6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9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8% [2] - 增长主要由HBM堆栈、小芯片模块和高I/O衬底技术推动,重塑代工厂、IDM和OSAT的供应链及工厂建设 [2] - 高精度放置、对准、键合和保护系统成为市场核心驱动力 [2] 技术细分领域增长动力 - AI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推动模块级带宽、近邻性和电源效率提升,要求封装不影响良率或节拍时间 [3] - 高精度键合机、热压集群和混合键合机成为关键设备,配套材料包括先进塑封料和底部填充化学品 [3] - 供应商涵盖互连(BESI、ASMPT、Kulicke & Soffa等)、晶圆准备(DISCO、ACCRETECH)、塑封(TOWA)和计量(KLA、Nova)领域 [3] 热压键合(TCB)技术现状 - TCB通过微凸块互连提供可靠堆叠,2025年收入预计5.42亿美元,2030年增至9.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1.6% [6] - 订单量受HBM3E产能爬坡和堆栈厚度增加驱动,SK海力士和美光在2025年上半年大额采购 [6] - Hanmi处于领先地位,ASMPT强于逻辑应用,Hanwha Semitech凭借早期系统进入市场,其他参与者包括Kulicke & Soffa、Shinkawa等 [6] TCB技术挑战 - 无助焊剂工艺和更细间距要求更洁净铜表面、精准计量和精确温度控制 [9] - 设备供应商需整合无氧化物处理、实时反馈和混合键合升级能力,否则将面临堆叠高度增加带来的瓶颈 [9] 混合键合技术发展 - 混合键合消除凸点并将间距推至5微米以下,是未来小芯片和HBM的战略性技术 [11] - 设备营收预计从2025年1.52亿美元增至2030年3.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1.1% [11] - 晶圆对晶圆(W2W)用于3D NAND,晶粒对晶圆(D2W)成为加速器封装焦点,AMD MI300展示逻辑-内存堆叠潜力 [11] 混合键合竞争格局 - BESI处于领先地位,ASMPT、SET和Shibaura市场份额随试产转量产增加 [12] - K&S、Hanwha Semitech和Capcon计划2025年发布新平台,EV Group、SUSS MicroTec和TEL活跃于W2W领域 [12] 生态系统合作与整合 - Applied Materials收购BESI 9%股份,加速开发集成晶粒对晶圆生产线,结合放置、清洗和计量技术 [15] - 前端与后端专业知识融合,以实现亚微米级套准和低损伤表面准备目标 [15] 倒装芯片键合市场 - 2025年倒装芯片键合机市场规模4.92亿美元,2030年预计达6.22亿美元 [17] - 高端FCBGA需求来自AI加速器和大型网络ASIC,ABF基板建设推动技术发展 [17] - 工艺向无助焊剂流程推进,减少残留物并提高可靠性,仍是先进基板和桥接设计的核心 [17] 晶圆制备与保护环节 - 晶圆减薄市场2025年规模5.82亿美元,2030年增至8.45亿美元,受TSV显露和超薄晶粒普及驱动 [19] - DISCO领先减薄领域,ACCRETECH紧随其后,瓶颈在于精度、应力管理和更洁净脱胶流程 [19] - 复杂堆叠和更大封装需要更好机械保护和翘曲控制,推动封装和塑封环节发展 [19] 结构性行业转变 - 封装已成为系统本身,带宽和能耗目标在中介层和堆栈中解决,性能瓶颈转移至晶粒级组装 [21] - 资本追随前端工艺控制引入封装生产线,供应商需跨越界限合作以实现表面准备、计量和放置性能一致 [22] 测试领域影响 - HBM堆叠后增加测试步骤,提高分类测试覆盖率以确保"已知良好晶粒" [22] - 小芯片模块推动系统级测试更广泛应用,验证不同域间交互,测试供应商针对AI设备的利用率和能力需求上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