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端侧AI正从技术概念走向产业现实,迎来爆发前夜,将重构终端智能并成为终端设备的核心竞争力 [2][3] - 政策指引、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三大拐点已至,形成共振,推动端侧AI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5] - 端侧AI正在重构科技产业的价值分配逻辑,价值从软件环节向“硬件+软件+生态”全栈能力环节倾斜,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11][14] 端侧AI的定义与核心优势 - 端侧AI是重构终端智能的下一代革命,使终端设备从“被动执行指令”转变为“主动感知、实时决策” [3] - 核心突破在于解决云端AI三大痛点:数据在设备端处理提升隐私安全,完美契合全球数据安全法规 [3][6];无需网络传输实现毫秒级响应速度,满足高实时性场景需求 [4];减少对云服务器依赖可降低运营成本30%-50%,并提升设备续航 [4] - 头部厂商纷纷押注,国际芯片巨头的移动芯片AI算力在两年内从10TOPS提升至50TOPS [4] 推动爆发的三大拐点 - 政策拐点: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明确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应用普及率超70%,按2027年智能终端出货量15亿台测算,端侧AI设备规模将达10.5亿台,对应硬件市场空间超5000亿元 [5] - 技术拐点:硬件算力实现量级提升,千元机也能流畅运行AI功能;软件通过模型剪枝等技术可将百亿参数大模型压缩至原1/10,同时保持90%以上性能,实现终端离线运行 [7][8] - 需求拐点:终端厂商将端侧AI作为差异化关键,支持端侧AI的旗舰手机比非AI机型溢价15-20%,2025年上半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0%;车载端侧AI渗透率预计2025年突破30%,市场空间超800亿元;可穿戴端侧AI设备出货量同比增长65% [9] 产业价值重构与投资机会 - 价值分配向掌握“硬件+软件+生态”全栈能力的环节倾斜 [11] - 硬件环节确定性高:专用AI芯片比普通芯片溢价20-30%,毛利率提升5-10个百分点;支持端侧AI的终端设备溢价15-25% [11] - 软件环节弹性大:模型轻量化、算法优化等需求将指数级增长,相关企业技术突破后收入增速可达50%以上 [12][13] - 生态环节想象空间大:绑定高价值场景如智能汽车、工业IoT的企业能长期享受生态红利,用户粘性高、付费意愿强 [14] - 产业链业绩开始验证,如瑞芯微2025年半年报营收同比增长63.85%,净利润同比增长190.61%;恒玄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106.45% [2][10]
端侧AI爆发了!终端智能革命已至!
格隆汇APP·2025-08-31 1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