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年中报季“后日谈”
雪球·2025-09-01 15:48

核心投资框架 - 采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综合投资体系 宏观层面关注增长、通胀和货币财政政策 中观层面筛选景气行业和垄断格局 微观层面聚焦财务健康指标[2][4][5][7][8][11] 宏观周期分析 - 宏观指标拆解为三大要素:增长看PMI、通胀看PPI和CPI、货币财政政策看M1[3] - 2023年7-8月出现宏观底部信号 PMI跌至45-46区间 PPI下行至-5.7%[3] - 现代金融财税体系下宏观指标均值回归具有必然性 择时层面抄底-5%的PPI比抄底0.5PB个股更可靠[4] - 主张以股票等权益资产为主导实现财富复利增长 目标年化26% 三年翻倍 十年加零 固收资产仅在牛市泡沫后期或经济过热时配置[4] 中观行业选择 - 选择景气上升阶段且垄断竞争以上的行业 优先寡头垄断格局[5] - 要求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85% 最好达到95%接近满产 避开全国规上工业企业73%平均产能利用率以下的过剩行业[6] - 库存周期把握"被动去库"末期向"主动补库"初期转换的拐点 避开"被动补库"向"主动去库"转换阶段[6] - 行业集中度要求CR5至少50%以上 优选两三家寡头瓜分的细分行业[7] - 垄断优势包括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 但需避开价格受严格管制的行政垄断行业[7] 微观财务筛选 - 资产负债表关注债务权益比 要求D/E Ratio低于70% 超过100%坚决回避 最优D/E Ratio约35%[8] - 利润表要求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额匹配 1PB以上个股额外要求自由现金流指标[9] - 估值标准采用10倍市盈率或市值/自由现金流倍数 价值股超过15倍或成长股超过20倍不予考虑[9] - 股息分配率要求长期保持30%以上 兼顾资本支出和营运资本需求[10] - 通过股息复投和存留收益再投资实现双重复利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