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想造“世界上最快的车”,追觅是“无畏”还是“无知”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1 23:57

核心观点 - 追觅科技宣布孵化新造车项目 计划2027年推出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车型 但量产计划已推迟 目前仅计划推出样车用于展示和融资 [1] - 公司采取"左右手模型"的双轨策略:左手代工业务实现短期收益 右手自研超跑项目追求长期目标 但后者仍卡在造型评审阶段 [5][6][7] - 追觅面临技术迁移挑战、造车资质壁垒以及核心清洁业务增长乏力三重困境 其造车计划被质疑低估行业复杂度 [9][10][12][13] 造车项目规划 - 产品线覆盖五大品牌(S/A/B/C/D)及创新品类:S品牌对标迈凯伦/兰博基尼 B/C品牌对标小米/特斯拉/蔚来/理想/问界 另探索扫地机与汽车融合方向 [1] - 首款量产车原定2027年2月投产 但内部已不再提及该时间节点 短期内将优先推出样车 [1] - 最接近量产的车型为增程式SUV 对标问界M9/理想L9/极氪9X 主打"更豪华"差异化标签 [5] 技术储备与挑战 - 累计申请专利6379件 全球授权3155件 涉及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 [4] - 家电电机技术存在迁移可能性:20万转/分钟高速马达功率密度达2.5kW/kg 是车规级电机2倍 理论可通过降速增扭输出600kW+峰值功率 [10] - 但车规级要求远超家电:需持续高扭矩输出(对比特斯拉电机1045N・m vs 追觅机器人电机10N・m) 宽温域适应性(-40℃至150℃)及IP67/6K9K防护认证 [10] 资质与生产困境 - 国家已停止发放新造车资质 追觅无法复制小米独立申请路径 仅剩收购资质或寻求代工两条路径 但均存在政策与操作壁垒 [12] - 委托代工方也需具备生产资质 导致代工路径基本不通 公司可能转向轻资产模式 效仿华为与其他车企合作 [12] - 固定资产投入持续缩减 原建厂计划已被削减 [12] 业务背景与动机 - 造车项目始于2021年 与小米造车同期启动 已组建超200人专项团队 2024年加速人才招募 [3] - 当前团队规模达千人 成员多来自吉利/华为/小米/比亚迪/理想等头部企业 [4] - 清洁主业增长见顶:2024年全球扫地机市场份额降至8%(石头科技16%) 国内销量从2021年579万台峰值下滑至2024年406万台 [13] 战略执行现状 - 左手代工业务推进务实:与设计公司龙创合作改造SUV出口海外 同时对接北汽探讨基于BJ40车型合作 [6] - 右手超跑项目依赖左手业务输血 海外销售团队已组建数十人 计划扩至百人规模 [7] - 造型设计拟借鉴国外超跑风格 追求"形似神不似" 避免抄袭嫌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