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马拉松赛事已超越传统体育竞技范畴,成为通过“赛事+”模式有效激活餐饮、住宿、旅游和零售等业态、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案例 [2] - 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是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消费场景正与文旅、康养等产业深度耦合,构建全周期消费生态 [1][9] - 调动市场力量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和消费规模扩大,将赛事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量,是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1][13] 马拉松热潮与规模 - 中国马拉松赛事迎来历史性时刻,全国18个省市的40个城市在4月20日同时举办43场马拉松比赛,参赛规模超41万人次,创下单日赛事数量新高 [3] - 2023年到2024年,中国路跑赛事数量由699场增至749场,参与人次从605.19万增至704.86万 [3] - 马拉松的开放性打破了专业与业余的界限,其赛道设计串联城市地标与自然景观,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动态窗口 [4] 赛事经济拉动效应 - 一场大型城市马拉松赛事带动的经济效益可达6亿至7亿元 [6] - 2025无锡马拉松期间,42.6万余观众和跑者带动周边产业效益达50500.2万元,较上届提升78.2%,其中餐饮和住宿经济效益分别达14370.8万元和30129.6万元 [6] - 马拉松是“城市主导的流量经济”,其消费沿赛道线性扩散,主要带动城市的酒店、旅游和商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6] 体育产业生态与市场主体 - 国内体育相关市场主体超1700万家,近十年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4年注册量达455.95万家 [8] - 马拉松赛事背后是一条完整的体育产业链,包括赛事组织、宣传推广、体育用品销售、商业赞助和衍生文旅服务 [8] - 相关A股上市公司是重要参与方,例如兰生股份独家运营上海马拉松赛,中体产业深度参与北京、广州、天津马拉松运营,中广天择收购了以长沙马拉松为核心业务的公司 [8] 消费潜力与未来趋势 - 2024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路跑赛事参赛者年度消费总规模达168亿元,较2023年增长26%,其中服装鞋帽等直接消费超98亿元,衍生间接消费超69亿元 [12] - 根据“马拉松周期”理论,当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并不断提高时,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全民公路长跑体育消费周期 [10] - 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经济增量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政府需制定长效融合政策,市场主体应开发个性化产品,社会组织需培育跑团社群维系情感纽带 [13]
一场马拉松“跑”出体育消费新蓝海|体育消费新动能
证券时报·2025-09-02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