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房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分别增长2.76%和12.75% 国产影片票房占比76.21% [1] - 年度票房波动明显 2019年突破640亿元 2023年549亿元 2024年425亿元 2025年春节档票房突破95亿元创历史新高 但清明档和五一档票房仅为2024年同期一半左右 [1] - 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收获28.92亿元 [1] 行业挑战分析 - 票房波动与供给质量和结构问题相关 电影质量尚未实现产业突破 存在"单片扛市"现象 影视产业融资缩水影响供给 [1] - 制片方过度依赖档期红利 导致档期集中上映过多而日常供给较少 形成电影节日消费特征 [1] - 需求端从娱乐消费转向"话题消费" 依赖社会舆论焦点吸引"社交性观影" 过度话题营销导致营销信任度下降 [2] - 过往影视资本建立在IP套现与艺人流量之上的商业逻辑导致部分影迷流失 [2] 产业发展路径 - 需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实现持续稳定增值 资本需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并尊重产业规律 [2] - 应建立基于专业分工体系的工业化生产 重视标准化生产 [2] - 需降低影视制作成本 过高成本与市场风险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 影响供给与产业活力 [2] - 减少对流量明星 营销和社会情绪依赖 转向好故事驱动 尊重产业规律与影迷需求 [2] - 小制作影片如《爱情神话》实现商业增值示范新产业模式 [2] 产业价值与机遇 - 影视文化娱乐是服务消费重要内容 具有长生产链价值链 创造更多就业 提供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 [3] - 影视产业内容创意体现社会活力 是国家文化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 [3] - 中国超大规规模市场为影视产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需通过行业共同体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3] - 科技与通信领域已跻身国际前沿 但影视内容生产待加强 需补上内容产业短板激活TMT动能 [3]
21社论丨创造更多高质量作品,激活影视产业消费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9-02 0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