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张瑜:一条主线、两个交易因素、罕见的政策推动——对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的思考
一瑜中的·2025-09-02 00:55

核心观点 - 当前宏观背景与2018年11月初至2019年6月期间存在多重相似之处,包括经济尚未验证(国内PMI低位震荡)、人民币资产上涨(A股反弹)以及中美关系缓和预期升温 [2] - 本轮人民币即期汇率从4月9日高点7.35降至当前7.13,回落幅度0.22,接近2018-19年时期从6.97降至6.7的0.27跌幅 [2][8] - 与2018-19年相比存在两个关键差异:一是存在规模达7433-8926亿美元的积压待结汇盘,可能放大汇率波动;二是政策层面罕见地在人民币升值波动期保持逆周期因子影子显著 [2][7][9] 汇率趋势分析主线 - 人民币汇率趋势变化需要经济基本面数据配合,核心指标是出口和PMI [4][15] - 汇率趋势性升值前往往先观察到结售汇差额改善,逆差收窄转为顺差,背后是PMI趋势上行带动净结汇率震荡上行 [4][15] - 当前净结汇率出现边际改善,但国内制造业PMI仍在低位震荡,需等待进一步趋势好转信号确认 [5][15] 积压待结汇盘分析 - 通过两种方法估算积压待结汇规模:一是货物顺差与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为8926亿美元;二是货物贸易项下涉外收付款顺差与结售汇顺差缺口估算为7433亿美元 [7][22] - 加权平均汇率成本区间为7.02-7.17,其中汇率成本位于6.9-7.2之间(中值7.05)的积压待结汇盘规模为2670-3176亿美元 [7][23] - 即期汇率7.0是关键整数关口,接近该水平可能触发加速结汇,放大人民币汇率波动 [7][23] 中美关系情绪影响 - 本轮人民币走强受到中美接触边际向好预期情绪助推,特别是5月12日日内瓦经贸谈判以来 [8][30] - 与2018年11月-2019年6月期间相似点包括:中美互相释放友好信息、PMI位于荣枯线下方震荡、A股市场反弹 [8][31] - 若以2018-19年为参照,人民币即期汇率从7.26降至7.13(回落0.13),较当时0.27的跌幅仍有升值空间;但从年内高点7.35起算的0.22跌幅已与当时相差无几 [8][31] 逆周期因子政策特征 - 5月12日以来78个交易日中,有62个交易日逆周期因子影子突破±100bp区间,其中59个交易日低于-100bp(偏向人民币升值方向拉动) [9][38] - 与2018-19年期间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逆周期因子影子基本退出,日均仅-35bp,不显著 [9][37] - 8月25-29日当周逆周期因子影子日均-478bp,显示政策在升值行情启动初期有助推作用 [9][35] 汇率估值评估 - 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7.13较中美息差拟合理论值7.84超涨约9.9% [40] - 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96.57较出口份额拟合理论值97.4偏低0.9%,处于合理波动区间 [41] - 从一篮子汇率视角看,人民币不仅不贵反而略便宜,仍有升值空间 [10][41] 汇率三面评估 - 基本面:7月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268亿美元,连续第5个月录得顺差,处于2021年以来同期最高点 [48] - 预期面:居民预期边际回暖,黄金隐含汇率从4月23日峰值8.5降至8月29日7.75;企业预期升温,7月净结汇率-9.2%为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 [52] - 交易面:8月25-29日当周在岸即期交易量日均529亿美元,高于历史同期平均438亿美元,反映市场情绪升温 [56] 政策面特征 - 自5月12日以来,逆周期因子影子呈现先退出后又显著放量的特征,从4月日均近-1000bp缩小至5月底0附近,7月初又放大至-400~-500bp波动 [59] - 8月25-29日当周逆周期因子影子较前一周有所放大,显示政策在升值初期提供助推作用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