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面临三年来最艰难时刻 销量下滑 竞争加剧 新车型表现不及预期 组织效率问题凸显 [1][3][4][5] - 公司需在销量增长与毛利率保持之间做出选择 即将推出的i6车型定价策略至关重要 [12][15][18] - 公司正通过组织架构调整 自研芯片及海外布局寻求突破 但短期仍面临巨大市场压力 [8][15][16][17] 财务表现 - 二季度营收302亿元 同比下降4.5% [2] - 车辆毛利率保持19.4%高位 预计三季度维持19%左右水平 [3] - 三季度交付指引9万至9.5万辆 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3] 销量状况 - L系列销量全面承压:L9月销不足5000辆 L6从月销27000辆高点滑落至15000辆左右 [5] - 7月问界M9单月销量超过理想L9+L8+L7之和 [5] - 9月L系列销量可能下滑至2.2-2.7万辆 i8预计交付8000-10000辆 [7][8] - 前8个月更侧重毛利率控制而非销量增长 [3] 市场竞争 - 增程基本盘被问界 小米 零跑 深蓝等品牌全面围攻 [3][5] - 纯电市场开拓受阻 i8面临乐道L90(交付过万) 问界M8纯电版(2小时订单突破7000台)及降价Model Y的直接竞争 [8]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徘徊50% 市场进入存量厮杀阶段 [7] 产品策略 - i8产品定位"低开高走" 但市场反馈显示价格敏感性增强 [8][14] - i6被寄予月销2.5-3万辆的期望 将成为20万元以上SUV红海市场的关键战役 [11][18] - 产品端减少SKU数量 聚焦单一极致配置提升性价比 [13] 组织运营 - 销售服务体系调整导致L系列销量波动 曾出现渠道抢单和内耗问题 [8] - 重组销售体系:总部直管23个区域 新增销服运营和市场营销部门 优化门店选址与培训体系 [8] - 推进数字化营销平台建设 强化全链路运营效率 [13] 战略布局 - 自研芯片已完成流片回片 正在进行车载测试 预计2025年搭载于旗舰车型 [16] - 2025年启动海外战略 重点布局中东 中亚 欧洲市场 已建立德美研发中心及海外销售服务体系 [16] - 在研2026年新产品将提前满足海外法规要求 [16] 风险挑战 - 现金流虽超千亿 但收入端收紧而研发与海外支出扩大 容错率下降 [18] - 若i6无法成为纯电走量主力 公司将进入成立以来最危险阶段 [18]
轮到理想打逆风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