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AI等科技股产业趋势持续 存在国产芯片崛起、AI赋能行业、新交互终端三大预期差 [2][3][8][9] - 市场进入长期价值重估周期 由企业竞争力提升、系统性风险缓和与政策托底三大核心要素驱动 [2][16][17][18] - 投资策略聚焦优质公司识别与终局评估 结合胜率/赔率/景气度标准 重点关注AI算力、出海制造及创新药领域 [6][10][11][14][19][20] 科技股盈利与估值 - AI、芯片赛道上涨源于产业快速发展自然定价 全球AI应用和数据层加速上行 国内自主可控生态进程加速 [4] - 估值核心驱动是政策引导下经济信心提振和资本回报率预期上升 开启市场估值中枢修复 [4] - 企业盈利改善源于供给侧结构优化而非需求扩张 科技股在A股盈利占比提升推动整体盈利持续改善 [4][5] - 股债利差缩小驱动居民存款流入优质资产 助力估值提升 上涨体现产业内在发展动力 [5] 投资策略与方法 - 采用终局评估法预测企业未来市值和业绩规模 参考海外对标公司成长逻辑及估值体系 [6] - 聚焦产业核心驱动力与高频数据跟踪(如AI领域的token调用量、算法效率)提升判断准确度 [6] - 以胜率(确定性)、赔率(成长空间)、景气度(催化剂)构成"三好"选股标准 在景气行业寻找最优胜赔率个股 [11] - 运用消费视角挖掘科技股 关注护城河、长期竞争格局及份额提升确定性而非短期波动 [12][13] 重点布局领域 - AI算力:国产推理芯片市场空间与实际需求存在预期差 国产替代逻辑深化 关注光模块、服务器及芯片制造设备 [8][14] - AI应用:赋能千行百业需求真实有效 B端效率工具与C端情绪消费应用存在显著预期差 [8][9] - 新交互终端:AI模型能力发展将催生新一代智能终端设备 形态未明确蕴含创新机会 [9] - 出海制造:中国制造业从产品输出转向品牌渠道全球化布局 具备综合竞争优势企业市场份额提升 [14][15] - 创新药:中国企业全球技术输出占比达三分之一 在双抗、ADC领域领先 进入商业化周期现金流转正 [19] 市场趋势与资金动向 - 行情根本动力为企业竞争力提升、风险缓和与政策托底 非短期资金推动 [16][17][18] - 资金入场顺序:国家队先稳定市场 高风险偏好资金跟进 居民理财资金转向权益 外资渐进入场 [18] - 港股无风险利率端优势更明显 创新药与红利资产表现优于A股 互联网板块权重过高拖累指数 [19] - 外资机构通过规则化主动管理体系应对波动 强调框架化、体系化投资以体现主动管理价值 [21]
科技股大涨之后如何布局?股市价值重估仍在路上?基金最新研判
天天基金网·2025-09-02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