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行业整体处于高景气度上升通道 75家公司营业总收入5829.94亿元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300.97亿元[4] - 53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3家公司实现盈利[4] - 7家公司净利润超过十亿元 1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大于100%[4] 头部企业营收表现 - 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遥遥领先 同比增长35.58%[9] - 海康威视营收418.18亿元 同比增长1.48%[9] - 汇川技术营收205.09亿元 同比增长26.73%[9] - 三花智控营收162.63亿元 同比增长18.91%[9] - 营收前十名企业多为业务多元化的综合型制造商 主营业务反哺机器人现象普遍[9] 领先企业盈利水平 - 工业富联净利润121.13亿元 同比增长38.61%[11] - 海康威视净利润56.57亿元 同比增长11.71%[11] - 汇川技术净利润29.68亿元 同比增长40.15%[11] - 大华股份净利润24.76亿元 同比增长36.8%[11] - 寒武纪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增长295.85%[11] 亏损企业状况 - 商汤亏损14.8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35.6%[12] - 黑芝麻智能亏损5.49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40.4%[12] - 优必选亏损4.4亿元 营收同比增长27.5%[12] - 埃夫特-U亏损1.52亿元 营收同比下降25.2%[12] - 工业机器人整机和集成领域面临市场竞争白热化挑战[12] 高增长企业表现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同比增长295.85%[14] - 奥比中光-UW营收同比增长104.14% 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14] - 远大智能净利润同比增长375.52%[14] - 海得控制净利润同比增长234.32%[14]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领域迎来盈利能力集体改善[14] 行业格局特征 - 行业呈现主流向好、强者恒强、新星闪耀、分化加剧的四重分化格局[2] - 技术迭代与市场洗牌中持续演进 生成式AI与3D视觉驱动部分企业爆发式增长[2] - 传统机器人企业净利润大幅下滑 部分企业深陷亏损困局[2] - 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商业模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分水岭[16] - 行业在AI大模型、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新动能驱动下保持增长[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