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产业发展优势 - 中国拥有海量互联网数据、多元工业数据和场景数据,为AI发展提供最佳土壤 [2] - 全球AI竞争正从硬件比拼转向生态构建,中国方案以独特路径重构全球格局 [2] - 顶尖AI软硬件将诞生于中国,中国方案正向全球方案演进 [2] 软硬件协同创新 - AI进入硬件与软件深度协同关键阶段,需突破续航和精度等技术瓶颈 [7] - 联想百应智能体2.0覆盖AI运维、办公、营销三大高频场景,通过五大技术升级实现全时全域生产力 [9] - XREAL认为AR眼镜是消费端AI落地优质载体,形成AI赋能AR、AR反哺AI的闭环 [10] - 优艾智合通过"一脑多态"具身智能模型实现±1厘米定位精度,达成100%项目交付率 [13] - 赛博格机器人通过仿人体多模态关节与柔性肌肉特性解决人形机器人续航难题 [15] - 千寻智能认为具身智能瓶颈在大脑非本体,数据多样性是核心进化动力 [17] - 银河通用打造大脑-小脑-本体全链路机器人,自研仿真器建成全球最大具身智能数据集 [19] - 无问芯穹提出AI向AGI迈进需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矛盾,实现大中小算力协同 [21] 行业应用落地实践 - 易鑫通过端到端风控和智能体协作重构汽车金融全链路,实现从人主AI辅向AI主人辅转变 [24] - 科锐国际采用混合匹配和CRE Embedding模型,研发基于强化学习的数字分身Agent解决招聘效率问题 [30] - 与光同尘AI影视制作预算仅为传统30%,已成为国内最大AIGC商业落地团队并布局海外市场 [34] - 金山办公WPS AI 3.0推出"WPS灵犀"办公助理,支持多轮问答和实时修改提升办公效率 [36] - 百度文库GenFlow2.0通过多Agent协同实现3分钟处理多个复杂任务,支持随时打断修改 [37] - 碳阻迹发布国内首个碳中和AI智能体,实现AI建模和百万级数据自动清洗功能 [42] 技术发展趋势 - 圆桌讨论指出未来5年热点是AI智能体+原生应用,硬件领域将是未来1-2年高频热点 [26] - AI招聘平台认为C端可借中国SaaS性价比优势出海,行业红利期至少持续10年 [26] - 安全领域提出AI是双刃剑,需实现"人模合一"的人机边界管理 [44] - C端AI视频需解决多模态一致性问题,B端需避免技术指标等同于商业价值的认知误区 [44] 生态建设与全球合作 - AI Agent 2025大赛已收到全球500+项目,为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赋能 [40] - 脑机接口技术依托脑网络组图谱推动脑疾病防治,向精致化方向发展 [32] - 中欧商学院提出"AI+BI+HI"融合的商业教育中国式方案 [4]
AI发展的东方答案:「中国式方案」定义下一个黄金时代|2025 AI Partner百业大会
36氪·2025-09-03 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