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战略与目标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明确2027年、2030年、2035年三阶段发展目标 推动AI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1] - 政策设计构建技术落地与产业融合路径 预计带来万亿级市场机遇 覆盖上游智能算力与数据需求、中游大模型与智能体技术、下游制造业医疗新能源等行业应用 [1] 行业发展阶段与优势 - 中国凭借工程化能力、场景应用和供应链韧性优势 在AI领域取得快速发展与领先地位 [2][4] - 行业重心从大模型研发转向垂直应用 国内企业可充分发挥应用与市场结合优势 [2][4] 技术落地关键要素 - 推动"人工智能+"落地需重点关注高质量数据和高价值应用目标 [2][5] - 需塑造良性生态环境 包括AI实效评测体系、开源社区激励、产业融合体系及AI安全治理体系 [5] - AI企业需立足产业核心环节发现结构性瓶颈 确保AI成为"刚需工具"而非"附加值" [6] 制造业应用案例 - 联想合肥产业基地每0.5秒下线一台笔记本电脑 服务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 [6][7] - AI驱动的"尖峰制造模式"处理80%小于5台的小批量订单 实现柔性生产 [7] - AI智能排产系统将排产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1.5分钟 产品交付效率提升20%以上 [7] - 智能仓储物流系统使空间利用率提升3倍以上 显著降低运营成本 [7] 企业生态布局 - 联想控股构建"端-边-云-网-智"全栈智能技术体系 推出自研超级智能体矩阵覆盖个人企业城市三大场景 [9] - 旗下AIPC产品截至2025年6月末占国内笔记本总出货量27% [9] - 围绕AI五层架构投资超270家AI企业 为国内体系最完整、企业数目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AI投资机构 [9] - 在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六大领域均有代表性案例 [9][10] 细分领域机会 - 具身智能领域投资诺谛智能、本末科技、星动纪元、XSquare等初创企业 [13] - AI+医疗领域:百图生科开发AI生命科学大模型 助力开发20多种前沿抗体和酶;智愈医疗通过AI规划手术路径将前列腺手术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 [14] - AI+新能源领域:AI与虚拟电厂技术融合提升电网"源网荷储用"一体化调度能力 缓解新能源消纳瓶颈 [14] - AI科研助手与编程助手等智能体技术展现出效率提升和范式重构潜力 [15] 技术范式变革 - "互联网+"核心为链接 主体仍为人 对"人效比"冲击有限 [16] - "AI+"核心为智能化 通过模型训练提取知识形成自主优化能力 实现"人效比"质变 引发生产力内核升级 [17] - AI导入"非人类自主智能体"新物种 推动互联网生态从"链接媒介"向"共生空间"迁移 [17] 社会影响与就业 - AI改变知识获取传播方式 渗透自然语言交互、软件开发、科研及教育领域 [18] - AI应用催生AI标注师、机器人训练师等新工种 短期不会对就业产生负面冲击 [19] - 长期人类可转向更具个性化领域 加大对技能再培训投资可使AI成为创造就业的引擎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