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Agent行业在2025年成为AI领域最热话题 但实际落地产品稀少 面临技术、商业化和交互设计等多重挑战 行业正从通用化转向垂直深耕 核心竞争壁垒将围绕环境理解、学习记忆和场景优化能力构建 [5][8][36] 技术实施挑战 - 新一代Agent Model的规划与工具调用能力提升 取代了大量基于规则的工作流编排等外围工程 导致早期工程化工作被大模型能力迭代淹没 [6][10] - 隐性知识获取是核心挑战 包括默会知识(如广告创意规则)、组织共识性知识(如字节各小组Golang使用差异)和企业自定义规则(如ACV计算标准) [11][12] - 环境构建成为实施重点 包含三要素:执行能力(Computer Use)、业务连接(企业系统工具化)和上下文载体(领域术语与企业知识) 其中Context质量决定实际落地效果 [13][14][15] 技术路线选择 - Workflow-based与Agentic技术路线将长期并行 Workflow适用于规则驱动型任务(如订单处理可节省10多人人力) Agentic更适合多步骤灵活任务(如数据分析) [16][17][19] - 企业过往积累的流程机器人和系统集成(如RPA资产)可转化为Agent工具 实现技术路线平滑过渡 [18] 商业化路径 - 大客户(KA)市场预算充足但实施成本高、决策链长 中小客户(SMB)市场呈现民主化机遇 AI将大组织专属运营能力标准化赋能中小企业 [21] - 分层并进策略:通过SMB市场验证产品价值和商业模式 用标准化案例撬动KA市场建立标杆 [21] - 巨头对AI推进持谨慎态度 因生产力提升难以量化 且更关注实际收入而非创新 [22] 产品战略方向 - 通用Agent留存率仅约10% 因场景深度不足(仅60分水平) 垂直Agent留存率可达20%以上 需从通用转向垂直深耕 [23][27] - PPT Agent案例显示 通过专用模型训练(内容检索与排版视觉)、工作流补齐(美化/按大纲制图)和企业知识库对接 可显著提升输出质量 [26][27] 人机交互设计 - GUI操作价值存在争议 但短期内难以绕过现有GUI应用体系 且GUI承载丰富上下文信息 若视觉理解能力提升可能重新凸显价值 [28][29] - 交互颗粒度设计需平衡用户偏好询问与自主推进 关键是通过学习机制记忆用户修正反馈(如LemonAI旅游规划案例) [30] - 借鉴管理学情境领导理论 需建立共享上下文机制使Agent理解权限边界和协作规则 最先进AI产品正尝试让Agent主动提出建议和请求协助 [31][32] 多Agent协作 - 多Agent落地核心矛盾在于上下文共享精度:共享过多退化为单体Agent 抽取不准导致交接失败 [33] - 有效路径采用任务分解加专家模型组合(类似MapReduce模式) 并引入异步协作机制平衡一致性、延迟和成本 [34] 模型能力演进 - Claude Code代表"模型即Agent"路径 Cursor代表"Agent下沉环境"路径 长期护城河在于环境操作、学习闭环、场景优化和多Agent协作标准 [36][37] - 需关注四大技术拐点:长期规划与连续行动能力(如Claude Code)、多模态深度融合、界面自动生成、Context Engineering与记忆机制 [38][39] - 多模型分工比单一超级模型更务实 各模型能力侧重不同:ChatGPT强于战略思考 Gemini覆盖面广 Claude规划与代码能力最强 [40][41][43] 学习记忆机制 - 学习能力是核心挑战 需从认知科学角度构建三类记忆:Semantic Memory(概念记忆)、Episodic Memory(情景记忆)和Procedural Memory(程序记忆) [42][44][45] - 当前AI缺乏Episodic Memory 因企业过程数据稀缺 需通过过程数据收集、人机协作轨迹学习和场景化学习机制建立情景记忆 [44][46] - 前沿探索包括LemonAI通过记录用户修改反馈改进推荐算法 实现从结果导向到过程导向的转变 [47]
中美 Agent 创业者闭门:一线创业者的教训、抉择与机会
Founder Park·2025-09-04 20:22